我恐须出仕,未出心已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其七)》。诗中以陶渊明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感慨。陶渊明曾因长期饥饿而渴望得到官职,但晚年归隐后,虽种松植菊,却感叹生计艰难。诗人借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出仕为官的犹豫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可能需要出仕,但内心已对官场感到寒意,暗示了对官场的不适应或厌倦。最后,诗人以“好谢山巨源,作吏废游观”结束,这里的“山巨源”是晋代名士山涛的别称,常被用来指代那些劝人入仕的长辈或同僚。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要像山涛那样,放弃官场的束缚,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的生活选择和现代诗人的心境,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难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元遗山十首
人惟君与师,得在天地间。
蜂蚁失所主,生息决不蕃。
逐日渴未死,顾影悲余年。
平生东鲁心,卑首瞻圣贤。
上下二千载,历历观遗镌。
惜哉数墨子,想像成虚传。
十章纪大略,尽和遗山篇。
忠肠搅葵漆,喉棘不忍言。
持归刻瑘石,何□勒燕然。
金余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
鲁桥卸淮舸,淖涂历蓁芜。
翠峄倚天末,仿佛东南隅。
薄暮曲纪城,三清敞仙居。
平原积磥砢,灵河鸣泉珠。
小径斗折上,行与狐兔俱。
循崖索期篆,恍惚东封书。
丛巅集莲瓣,岩岩瞰青凭借。
正途尽茅塞,正尔宜羊车。
蚌珍不蔽美,岧峣到枌榆。
南门肃孟庙,冠袂先抠趋。
气大夙有配,邾少不必都。
盥既觌慈靖,择师谁复如。
满江红·楼倚虚空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
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
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
把清樽、独自笑余生,成何事。
尘埃外,谈高趣。
烟波上,题诗句。
这美景良宵,且休虚度。
梦觉宦情甜似蜡,老来况味酸如醋。
念儿曹、南北几时归,情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