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到秋疏,林疏山更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苑(běi yuàn)的意思:北苑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和园林,也可以引申为富丽堂皇的宅第或府邸。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肥遁(féi dùn)的意思:指胖得无法行动或逃避现实的人。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家法(jiā fǎ)的意思:指家庭中的法规和家族中的规矩,用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妙偈(miào jì)的意思:指言辞或诗句极其优美、巧妙。
平林(píng lín)的意思: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起伏(qǐ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不定,起伏不平。
萧斋(xiāo zhāi)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简陋,没有豪华装饰,也可形容人生活简朴。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迂倪(yū ní)的意思:形容言谈或行为拘泥、迂腐、不灵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董其昌的《疏林远山图》中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天林木稀疏、山脉绵延的壮丽景色。
首句“平林到秋疏”,点明了画面的主题是秋天的林地,随着季节的更迭,林木变得稀疏,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觉。接着,“林疏山更远”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山峦在稀疏的树林映衬下显得更加遥远,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
“起伏与高下,妙偈兼半满”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峦的起伏和高低比作佛经中的妙语,既体现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暗示了画面中蕴含着某种精神层面的追求。这里的“妙偈”指的是精妙的佛理或哲思,而“半满”则可能象征着宇宙万物的和谐与平衡。
“何须问迂倪,家法传北苑”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倪瓒的名字,表达了对画家独特艺术风格的认可和推崇。这里“迂倪”指的不仅是倪瓒本人,也是指他所代表的文人画风,即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融合,追求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家法传北苑”则表明这种艺术传统已经传承到了画家所在的地域,即北苑,进一步强调了其艺术成就和影响。
最后,“萧斋俯沧浪,伊谁此肥遁”两句,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萧瑟的书房中,面对着广阔的江河,似乎在寻求心灵的解脱。这里的“萧斋”代表了隐逸生活的场所,“沧浪”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自然世界。整句话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疏林远山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还蕴含了对艺术、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