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昏斜映雨,风细慢移云。
数雁声初过,知君不寐闻。
这首宋朝严粲所作的《寄邓均》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对着即将燃尽的蜡烛,思绪万千,遥寄思念之情的场景。
首句“题书对残烛”,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手持信笺,面对即将熄灭的烛光,准备书写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几日到江濆”一句,既是对收信时间的疑问,也暗含着对友人旅途劳顿的关切和期待。
“故里经年别,清秋此夜分。”这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久别故乡的感慨以及对当前季节变换的敏感。在清冷的秋夜,诗人独自一人,思绪万千,不禁回忆起与故乡的离别,以及此刻与友人相隔千里的距离。
“月昏斜映雨,风细慢移云。”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迷的秋夜景象。月色朦胧,细雨斜洒,微风轻拂,云朵缓缓移动,这样的画面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
“数雁声初过,知君不寐闻。”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远处雁群的叫声,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即使是在寂静的夜晚,雁鸣也能穿透夜空,传入友人的耳中,让读者感受到友情的深厚与跨越时空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九疑连蜷接南斗,顾视群山骏奔走。
三湘秀色如虹横,万壑虚涛作雷吼。
雷吼虹横自古今,徭吹牧唱愁人心。
春秋牲玉荐明祀,褰帷谁复来登临。
金侯自是循良者,夙驾行春度平野。
桃花开落讼庭静,邀我寻幽舜祠下。
我来晓逐东风行,千树万树皆流莺。
六鳌蹙沓谷神动,仿佛箾韶天际迎。
天际相携蹑飞步,自笑登高未能赋。
轻袂飘飘萦紫氛,曲磴盘盘出苍雾。
苍雾紫氛长不消,木石欹侧鹿豕骄。
重华灵坟莽何处,英娥泪竹空萧萧。
此邦路隔关河外,岂有鸣条葬炎海。
倦勤已矣复来巡,抱乌弓者曾谁在。
呜呼野死胡足稽,金舆芜没山鸟啼。
陟方之说误千古,捐佩无言春日西。
日西秉烛斜岩款,笑向全侯嫌昼短。
多露惊看征旆湿,灵风忽送清笳满。
归来祠下月微明,飒飒垂裳如有声。
明朝拜别巾车去,更听流莺消客情。
《九疑篇纪游作》【明·黄佐】九疑连蜷接南斗,顾视群山骏奔走。三湘秀色如虹横,万壑虚涛作雷吼。雷吼虹横自古今,徭吹牧唱愁人心。春秋牲玉荐明祀,褰帷谁复来登临。金侯自是循良者,夙驾行春度平野。桃花开落讼庭静,邀我寻幽舜祠下。我来晓逐东风行,千树万树皆流莺。六鳌蹙沓谷神动,仿佛箾韶天际迎。天际相携蹑飞步,自笑登高未能赋。轻袂飘飘萦紫氛,曲磴盘盘出苍雾。苍雾紫氛长不消,木石欹侧鹿豕骄。重华灵坟莽何处,英娥泪竹空萧萧。此邦路隔关河外,岂有鸣条葬炎海。倦勤已矣复来巡,抱乌弓者曾谁在。呜呼野死胡足稽,金舆芜没山鸟啼。陟方之说误千古,捐佩无言春日西。日西秉烛斜岩款,笑向全侯嫌昼短。多露惊看征旆湿,灵风忽送清笳满。归来祠下月微明,飒飒垂裳如有声。明朝拜别巾车去,更听流莺消客情。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067c68ad64b0c8555.html
彼尔有棠,敷贲于稷。焞焞輶车,迈如弗克。
我车徂丘,六辔既柔。夙夜其勤,爰诹于郊。
我车徂岨,六辔如组。夙夜其勤,爰谋于野。
我车徂薄,六辔如濯。夙夜其勤,爰度于国。
我车徂宫,六辔既雍。夙夜其勤,爰询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