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取其皮,吏来择肉,倾我釜中糜。
哀哉负刍子,朝出暮不还。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负刍(fù chú)的意思:指负担、背负
伏机(fú jī)的意思:隐藏真实意图,暗中策划
公取(gōng qǔ)的意思:公正取舍
灌莽(guàn mǎng)的意思:形容人言语粗鲁、无礼、蛮横。
蒺藜(jí lí)的意思:指刺人的东西,比喻坚强的意志或顽强的斗志。
门中(mén zhō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群体或行业中,处于中间地位或中心位置。
猛虎(měng hǔ)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比喻勇敢、凶猛的人。
乳虎(rǔ hǔ)的意思:指小虎啮乳,比喻本能难改。
铜牙(tóng yá)的意思:形容牙齿坚固、坚硬如铜。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牙齿(yá chǐ)的意思:指人的牙齿,也可泛指动物的牙齿。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择肉(zé ròu)的意思:挑选肉食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作书(zuò shū)的意思:指撰写文章、著书立说。
虎而冠(hǔ ér guàn)的意思:指一个人虽然年轻,但已经具备了显赫的地位和权力。
这首诗《后猛虎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诗的开篇“灌莽何萧萧,白日虎攫人”,以荒凉的景象和强烈的对比,描绘了社会环境的险恶与不公。接着,“谁谓虎攫人,壮士折其樊”一句,暗喻正义之士虽英勇,却难以保护民众免受压迫。接下来的“嗟我乳虎,宁逢汝怒。猛虎食我,不破我釜”,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弱小者遭遇不公的同情和对强权的无奈。
“铜牙伏机,公取其皮。公取其皮,吏来择肉,倾我釜中糜”,这一段描述了官僚体制的腐败与贪婪,将权力的滥用比作虎口夺食,形象地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绝望。
“哀哉负刍子,朝出暮不还。有伥窥门中,闭门恐是虎而冠”,通过“负刍子”的形象,象征那些在社会动荡中流离失所的人们,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同时,通过“伥”这一意象,暗示了社会中的邪恶力量,以及人们对权威的恐惧与不信任。
最后,“蒺藜喧喧作书寄猛虎,我归汝狸贫村牙齿已不完”,以蒺藜的生长比喻社会的不公与苦难的延续,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尊严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