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深未识新陵在,雪落空悲旧社非。
笛奏关山殊问夜,歌来京陌变降旂。
春残(chūn cán)的意思:指春天快要结束,残余的春意。
多违(duō wéi)的意思:违背多次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进书(jìn shū)的意思:指将书籍带入、送入等意义,也可引申为学习、增进知识。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空悲(kōng bēi)的意思:指无缘无故地感到悲伤或忧愁。
落空(luò kōng)的意思:指计划、希望或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没有实现或没有成功。
劝进(quàn jìn)的意思:劝导人向前进取,勉励人不停止努力。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色丝(sè sī)的意思:形容色彩绚丽、美丽多彩。
丝纶(sī lún)的意思:形容文笔纤细娴熟,诗文细腻动人。
望重(wàng zhòng)的意思: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重。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秋悲四首》之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
首句“三月春残泪满衣”,开篇即以春天的凋零与个人情感的哀伤相呼应,春去花落,泪湿衣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感伤。接下来,“九秋燕望重多违”一句,将时间拉长至九个秋天,燕子南飞北归,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人世的离合,而“多违”二字则点明了诗人与所思之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加深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霜深未识新陵在,雪落空悲旧社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空交错、物是人非的悲凉感。霜雪覆盖之下,新陵是否依旧存在,已无法辨认;旧日的聚会场所,如今只能徒增哀伤。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换,更寓意着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
“笛奏关山殊问夜,歌来京陌变降旂”则是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遥远的边关故事,而歌舞欢腾的京城街道,却已换上了降旗,暗示着政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
最后,“可怜五色丝纶管,劝进书成刺齿肥”一句,以五色丝线编织的冠冕比喻君主的权力,劝进书则是请求君主登基的文书。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象征权力与荣耀的物品反而显得讽刺与悲哀,因为它们背后隐藏的是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扭曲。这一句巧妙地将讽刺与悲悯融为一体,揭示了诗人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