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未识冯延寿,门外已呼祁孔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凫雁(fú yàn)的意思:凫雁是指野鸭和大雁,比喻人们离群索居,不与世俗接触。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纶巾(guān jīn)的意思:纶巾是指用纶丝做成的头巾,比喻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明君(míng jūn)的意思:指明智、明理、有德行的君主。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蛇山(shé shān)的意思:比喻困难重重,难以攀登或克服。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延寿(yán shòu)的意思:延长寿命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真我(zhēn wǒ)的意思: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本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的《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一言初欲寤明君”,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曾试图向君主进言,但并未得到理解或采纳。接着,“去矣终缘丞相嗔”一句,透露出诗人因与权臣意见不合而选择离开朝廷的无奈和决绝。
“凫雁江湖真我辈,龙蛇山泽定何人”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在江湖中自由翱翔的凫雁,而将那些在山泽间活动的视为未知的龙蛇,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和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市中未识冯延寿,门外已呼祁孔宾”两句,通过对比市井间的普通人与门庭若市的权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最后,“尚有忧时心未歇,西风吹泪湿纶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虽已离开官场,但仍心系国家,忧虑时局,即使在西风中流泪,也不忘以纶巾遮面,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和责任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