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南 康 守 韵 宋 /袁 甫 结 亭 故 事 重 牛 出 ,领 略 匡 庐 高 更 高 。身 在 山 中 学 面 目 ,心 游 局 外 见 分 毫 。平 湖 雪 意 天 急 ,古 木 风 声 卷 地 号 。此 地 徐 笔 鼛 鼓 节 ,知 公 一 念 在 民 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分毫(fē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微不足道的数量或程度。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高更(gāo gē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能力、智慧等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鼓节(gǔ jié)的意思:指保持节制、不贪图享乐,有所节制地生活。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局外(jú wài)的意思:指与某一事件、情况或群体无关,与之相对立的状态。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领略(lǐng lüè)的意思:领会、体会、理解。
漫天(màn tiān)的意思:形容遍布天空或四处飞舞的景象。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外见(wài jiàn)的意思:外表看起来如何。
徐徐(xú xú)的意思:慢慢地、缓慢地。
雪意(xuě yì)的意思:雪意指雪的意境或雪所代表的意义。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 注释
- 结亭:建造亭子。
故事:历史或传说。
重拈出:再次提及。
领略:欣赏,体验。
匡庐:庐山。
高更高:更崇高。
山中:山内。
迷面目:迷失自我。
心游:心灵游走。
局外:外界,超脱。
见分毫:洞察细微。
平湖:平静的湖面。
雪意:雪景。
漫天急:漫天飞舞。
古木:古老的树木。
风声:风的呼啸声。
捲地号:席卷大地的哀号。
此地:此处。
徐徐:缓慢地。
鼛鼓节:鼓点节奏。
公:您,指诗人所敬仰的人。
一念:一心挂念。
民劳:百姓的劳苦。
- 翻译
- 重新讲述亭子的故事,感受庐山之巅的崇高。
身处山中迷失自我,心灵却在局外观照万物细节。
满天飘落的雪花,湖面风声呼啸如古木悲鸣。
这里节奏缓缓,如同鼓乐节拍,可知您心中挂念的是百姓辛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和南康守韵》。袁甫以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结亭赏景的细节,展现了他对庐山独特风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首句“结亭故事重拈出”表达了对历史典故的回味,而“领略匡庐高更高”则强调了庐山的崇高与壮美。
接下来,“身在山中迷面目,心游局外见分毫”两句,诗人运用对比,写自己身处山中,虽然眼前景象壮丽,但只有跳出庐山,才能更清晰地洞察其全貌,体现了观察者的超然与深思。
“平湖雪意漫天急,古木风声捲地号”描绘了庐山冬季的景色,雪急天寒,古木在风中发出悲鸣,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此地徐徐鼛鼓节,知公一念在民劳”表达了对南康守(即地方官员)的敬意,他心中挂念着百姓疾苦,如同徐徐的鼓声,提醒人们关注民生。整首诗寓情于景,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寄寓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席上赠人
引满休辞,酒边豪气干云表。
荆卿倘不遇燕丹,市上空潦倒。渴血宝刀鸣啸。
莫小试、南山虎豹。黄沙唐宋,白草齐梁,英雄未老。
如此江山,有心人合藏屠钓。
蔗竿作仗舞当筵,霍跃真奇妙。醉把古今凭吊。
怪夜半、荒鸡声杳。明朝且去,城南会猎,手柔弓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