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四时·其二》
《田家四时·其二》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

愿言岁稔,不受三冬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莨莠(làng yǒu)的意思:指好坏参半,优劣不分的人或事物。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岁稔(suì rěn)的意思:指庄稼成熟,收获丰富的意思。

田中(tián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田间劳作,形容勤劳努力。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一年四季中的辛勤劳作,充满了对丰收的渴望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田间生活的艰辛与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首句“麻麦闻熟刈”,开篇即点明了农事的紧迫性,麻和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当它们成熟时,农民们必须迅速收割,以免错过最佳时机。这不仅体现了劳动的繁忙,也暗示了农民对食物安全的迫切需求。

接着,“蚕成缲莫迟”一句,转向了养蚕的过程。蚕丝是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因此养蚕也是农民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里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其他事务而延误了养蚕的关键时期,体现了农民对经济活动的精细管理。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则进一步描述了农田管理的细节。农民需要时刻关注田间的作物生长情况,及时去除杂草(莨莠),以保证作物的健康成长。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度,也反映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细致入微的关注。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表达了农民对长时间阳光的期盼,阳光是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农事安排的严谨态度的体现。农民深知,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确保农事的顺利进行。

最后,“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强烈愿望,以及对避免冬季饥饿的迫切需求。这不仅是对物质富足的向往,也是对家庭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追求。通过这一愿望,诗人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他们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民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循环的劳作生活,以及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也是对勤劳、智慧和希望的颂歌。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送嵩上人住庵·其二

禅腹须来竹篾缠,好看水牯自耕田。

布单不卖三千里,树耳谁疑二十年。

一句合头尊旅会,十方坐断正偏圆。

它时投杖来相访,且莫穷忙空竖拳。

(0)

久上人出丐乞颂

孤禅抖擞起僧毡,挂钵寒藤著瘦肩。

破夜无私看霁月,开华不染出泥莲。

底心众事水云饿,何处人家粥饭缘。

寄语毗耶老居士,相投莫怪唤春眠。

(0)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其二

挽衣苦怪不我住,怀事乞成今乃时。

雷动定知开蛰户,春寒无要勒华枝。

(0)

四料简.夺境不夺人

厌馀客路忽思家,鬓发春饶尽雪华。

月底路歧通著脚,归心未稳隔烟霞。

(0)

维摩赞

谙菩萨之法式,现居士之仪形,闻如来名。

跳下妙喜世界,悯众生苦,示疾毗耶离城。

万化出于神变,一喙犹如建瓴。

洎扣不二之法,何得默而无声。

(0)

观音赞·其二

声色海中,随波发现。

驾一叶之优昙,开普门之方便。

洛伽山,慈悲岸,无十万亿国之远。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