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川亭·其二》
《济川亭·其二》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倚杖九节,时携书一通

石桥照影水,竹槛凉风

高柳参天碧,新莲映日红。

由来帝何力,况数济川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济川(jì chuān)的意思:济,救助;川,大河。比喻救济困难,帮助人们渡过困难。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纳凉(nà liáng)的意思:在夏天的炎热天气中,为了避免高温带来的不适,人们寻求凉爽的地方。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天碧(tiān bì)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湛蓝明亮,形容天空晴朗明净。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一通(yī tòng)的意思:形容做事情没有条理,没有章法,杂乱无序。

映日(yìng rì)的意思:映照着太阳的光芒,形容光辉灿烂、美丽动人。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竹槛(zhú kǎn)的意思:竹槛是指用竹子制作的门槛,比喻境界高、修养深、品德高尚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诗人以“自倚杖九节,时携书一通”开篇,展现了一位老者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手持九节长杖,不时携带书籍,漫步于自然之中,充满了闲适与智慧的气息。

接着,“石桥照影水,竹槛纳凉风”,通过石桥倒映在水中的景象和竹林中纳凉的清风,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幽静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高柳参天碧,新莲映日红”两句,色彩对比鲜明,绿柳与蓝天相映成碧,新莲在阳光下绽放出鲜艳的红色,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由来帝何力,况数济川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在自然面前所取得成就的赞叹。这里的“帝”既可理解为大自然的主宰,也可视为历史上的帝王,强调了无论是自然的力量还是人类的努力,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人生的哲思。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仲冬九日还可庵谒墓遂入都

未放梅梢一个春,枇杷花已玉嶙峋。

霜靴带取苔痕去,应被孤猿野鹤嗔。

(0)

清閟堂

昔闻王子猷,借宅亦种竹。

此君固可喜,人亦清不俗。

伯氏贫而癯,一饭不饱肉。

堂前自经始,护此无尽绿。

一官岁强半,馀日如转烛。

待其长稚子,而已牵归毂。

何由享嘉荫,偿我志愿足。

应烦彼邦人,日报平安幅。

(0)

牡丹酴醾各一首呈周宰·其二

妆淡洗逾靓,肌香薰不成。

皎然月露姿,一笑午景晴。

聊移梦蝶床,相对户不扃。

谁令风雨暴,睡起春纵横。

(0)

法曲第二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

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漫悔懊。

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

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

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

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0)

诗二首·其一

花里蝶,花里休。蓼中虫,蓼中死。

人生甜苦皆是缘,法只可随顺应之。

(0)

览镜

心到无营本倦游,何期身又客王州。

匣藏青镜闲情薄,衣染红尘满面羞。

风月几曾于我少,波涛半是为人忧。

故山幸自堪耕钓,不必生涯足是休。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