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岸百种花,夹水数间屋。
髣髴见远村,缤纷美桑竹。
百种(bǎi zhǒng)的意思:指众多、各种各样的东西。
缤纷(bīn fēn)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繁花似锦的样子。
垂髫(chuí tiáo)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头发还没有长齐,即指年幼的孩子。
交通(jiāo tōng)的意思:形容交通繁忙,车辆如龙,人群如水。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阡陌(qiān mò)的意思:形容道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世道(shì dào)的意思:世界上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往复(wǎng fù)的意思:来回行走或进行的动作。
无往(wú wǎng)的意思:没有去处,没有方向。
咸池(xián chí)的意思:指水中含有盐分,比喻聚集了许多人才或事物的地方。
相属(xiāng zhǔ)的意思:指两者互相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自交(zì jiāo)的意思:指自己和自己交往,自己和自己结婚。
子女(zǐ nǚ)的意思:子女指的是儿女,也可以泛指子孙后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西下、山川静默的自然景象与村落中的人情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充满田园诗意的氛围。
首句“落日下咸池,停舟山之足”以“咸池”借指太阳落下的地方,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沉的景象,而“停舟山之足”则赋予山以动态感,仿佛山在迎接落日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接着,“缘岸百种花,夹水数间屋”两句,通过“百种花”与“数间屋”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和谐共存。花朵的繁多与房屋的稀疏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
“髣髴见远村,缤纷美桑竹”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远处的村庄与色彩斑斓的桑竹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这里的“髣髴”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隐约感知,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黄口杂子女,垂髫路相属”描绘了村落中孩子们的生活场景,他们或嬉戏,或结伴而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也反映了儿童成长的美好时光。
最后,“阡陌自交通,世道无往复”总结了整个画面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的赞美。阡陌纵横的道路象征着人们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而“无往复”的描述,则暗示了这种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没有过多的纷扰与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和谐自然与淳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蜀川东抱战声流,元夕来监舍畔州。
莫把华灯照人泪,只堪掩面替民愁。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
炬火推归路,经台唤隔林。
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