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斋行则迟,富斋行则疾。贪他油煮?,我有波罗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食(bǎo shí)的意思:指吃得饱饱的,饱食一顿。
波罗(bō luó)的意思:形容物体或情况摇摆不定、不稳定。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家儿(jiā ér)的意思:家庭、家人
平实(píng shí)的意思:平稳实在,不浮夸。
受罪(shòu zuì)的意思:遭受痛苦、折磨、困苦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心中(xīn zhōng)的意思:心中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或信念。
休日(xiū rì)的意思:休息的日子;放假的日子
波罗蜜(bō luó mì)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虚伪,表面光鲜而内心阴暗。
出家儿(chū jiā ér)的意思:指放弃世俗生活,选择出家修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的《五言八首》中的第二首。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诗人描绘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弱点的犀利批判。
首句“粗行出家儿”,以“粗行”形容出家人的行为举止,暗示其修行之路并不平坦,也暗含对出家人生活状态的讽刺。接着,“心中未平实”揭示了出家人内心的不平静,即使身在佛门,心却难以真正安定下来。
“贫斋行则迟,富斋行则疾。”这一对比鲜明的句子,形象地展现了贫富差异对人的影响。在贫穷的环境中,人们行动缓慢,可能是因为物质匮乏带来的压力与焦虑;而在富有的环境中,人们行动迅速,或许是因为物质充裕带来的满足感与自信。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也隐喻了人性中对物质的追求与依赖。
“贪他油煮?,我有波罗蜜。”这里的“?”字可能是笔误或方言的体现,此处意指贪图别人的财物或利益。而“我有波罗蜜”则表明诗人自认为拥有某种智慧或解脱之道,即“波罗蜜”(佛教术语,意为到达彼岸),但实际却仍在贪欲中挣扎,未能真正超越。
最后,“饱食不知惭,受罪无休日。”这两句直指人性的贪婪与无知。饱食之人往往不知羞愧,继续沉溺于欲望之中,最终只能承受无尽的痛苦与罪孽。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反思,揭示了人性中难以摆脱的罪恶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以及个体在追求物质满足时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