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春雨为茅山道士思亲作》
《听春雨为茅山道士思亲作》全文
明 / 龚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茅山听雨结茅茨,意恐红尘鬓丝

步鹤紫苔春满径,鸣蛙绿水夜平池。

粳稌已足菑畬愿,衣线能忘簠簋思。

綵袖鱼轩已矣黄冠野服相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春满(chūn mǎn)的意思:春天充满了希望和喜悦,形容事物蓬勃发展或充满生机。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黄冠(huáng guā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学术或事业上非常有成就,超过了同龄人。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茅山(máo shān)的意思:指道家的一派,也泛指道家修行的地方。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鸣蛙(míng wā)的意思: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野服(yě fú)的意思:指非正式、粗糙的服装或行为方式。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鱼轩(yú xuān)的意思:指人物聚集的场所或居所。

总相(zǒng xiāng)的意思:总的来说;总体上看

黄冠野服(huáng guān yě fú)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的服饰,比喻华丽奢华的衣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听春雨为茅山道士思亲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首句“茅山听雨结茅茨”点出地点和情境,茅山道士在雨声中居住简陋的小屋,流露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次句“意恐红尘惹鬓丝”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忧虑,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坚守。

“步鹤紫苔春满径”写出了春天来临,小径上青苔蔓延,象征着生机与宁静,而“鸣蛙绿水夜平池”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蛙声与绿水相映成趣。诗人借此寓言,表达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和。

“粳稌已足菑畬愿”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满足,菑畬是指耕种后的休耕,这里暗含了对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衣线能忘簠簋思”则以朴素生活为乐,不执着于物质享受,体现了道教的清心寡欲。

最后两句“綵袖鱼轩今已矣,黄冠野服总相宜”感慨世事变迁,昔日华丽的生活已经不再,如今身着道袍,过着简朴的野服生活,正符合他的心境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龚敩
朝代:明

明江西铅山人。洪武时以明经分教广信,以荐入为四辅官,未几致仕。复起为国子司业,历祭酒。坐放诸生假不奏闻,免。有《鹅湖集》、《经野类钞》。
猜你喜欢

竹阁

乱山围小阁,罨画出湘云。

翠滴春犹冷,烟凝昼不分。

已从怜劲节,更为惜清芬。

宁别此君去,当歌至夕曛。

(0)

登蓟门望塞外有感二首·其一

经略当年西出师,曾传塞外走燕支。

如何士马东归日,犹是朝廷右顾时。

风偃旌旗閒虎豹,月寒戈甲卧熊罴。

长歌一曲燕云断,坐听高城鼓角悲。

(0)

暮冬送顾孟及迁居

乾坤皆逆旅,又复此离群。

共作无家别,同为落叶分。

壮怀伤晚岁,行色动寒云。

以我他乡泪,临岐洒赠君。

(0)

赠友诗十五首·其十白莲道人如本

道人故缁髡,墨名乃儒行。

遁迹鹦鹉洲,观空照心镜。

禅悦每临池,作草银钩劲。

游戏竹下吟,林鸟久相应。

一归祗陀园,何时还出定。

(0)

过砚池湾

渚清沙白砚池湾,唱晚渔舟罢钓还。

风致漫看元绝俗,一林疏柳澹秋烟。

(0)

九日登龙江

红树著霜残叶飞,山含紫翠晴烟微。

稻香村落酒初熟,秋老江天雁未归。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