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二寄赵景安府判》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二寄赵景安府判》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访俞夫子频烦挽袖留。

酒边无俗物尘外高楼

未醉催歌扇言归听漏筹。

此欢谁与继,怊怅岁时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怊怅(chāo ch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郁闷、烦恼或失落。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歌扇(gē shàn)的意思:指歌舞表演中女演员手中所持的扇子,比喻虚华、虚浮的事物。

频烦(pín fán)的意思:频繁烦恼或烦扰

俗物(sú wù)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东西或人。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挽袖(wǎn xiù)的意思:挽起袖子,表示准备行动或努力工作。

言归(yán guī)的意思:指说话归纳到一起,总结出结论或回答问题。

注释
忆访:回忆拜访。
俞夫子:指俞姓的学者或朋友。
频烦:频繁地。
挽袖:挽起衣袖表示热情。
酒边:饮酒的时候。
俗物:世俗之人。
尘外:超脱尘世。
高楼:高雅的场所。
未醉:还未喝醉。
催歌扇:催促唱歌的人。
言归:说到要回去。
听漏筹:倾听漏壶滴水计时。
此欢:这种欢乐。
继:继续。
怊怅:惆怅。
岁时遒:岁月将尽。
翻译
回忆探访俞夫子,他频频挽起衣袖热情挽留。
在饮酒时没有世俗之人,远离尘世有一座高雅之楼。
还未尽兴就有人催促唱歌,说要回去倾听漏壶滴水声。
这样的欢乐谁能继续,我心中充满惆怅,因为岁月已接近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中的第二首,题为《寄赵景安府判》。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俞夫子的怀念和相聚时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未来的感慨。

"忆访俞夫子,频烦挽袖留",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忆中与俞夫子交往的场景,朋友间的亲密无间,频频挽袖相留,体现出深厚的情谊。

"酒边无俗物,尘外有高楼",诗人赞美在酒席间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真挚的友情和高雅的谈吐,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精神交流超越了物质层面。

"未醉催歌扇,言归听漏筹",描述了酒兴正浓时,还未尽兴就有人催促唱歌,随后又倾听漏壶滴水声,暗示时间流逝,聚会即将结束。

最后两句"此欢谁与继,怊怅岁时遒",诗人表达出对这种欢乐时光无法延续的惆怅,感叹岁月无情,美好的时光即将逝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相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过吴门·其二

花落春江一夜风,满江烟碧撼垂虹。

轻舟浮载如天上,况是残云细雨中。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二四

霜洗斗魁,秋生河汉。

形夭矫而长松参云,气澄明而馀潦退岸。

(0)

南昌周竹轩善鼓琴出示所藏王守溪书洞庭赋沈石田补画长卷为题一诗

一春怀抱上琴丝,客况乡心两不宜。

弹唱渐无人解听,流亡深念去何之。

劳劳车马闲闲柳,寂寂湖山啭啭鹂。

容得余愁堆箧衍,石田残画守溪诗。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十五

形仪淡如,胸腹空虚。

懒不学佛,钝不知书,静应诸缘而无外,默容万像而有馀。

齐物而梦蝶,乐性而观鱼。渠正是我兮我不是渠。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五四

眸子射人,秋涧之津。颠毛衰白,霜松之晨。

赤湖之林,潮涨而长鲸?浪。

丹桂之影,月寒而老兔推轮。明功借位,起幻入尘。

百草头边有芳信,纵横指点自家春。

(0)

惠首座写师像求赞

衰飒仪容,僶俛颓慵。玲珑岩寺,夭矫云松。

艳冷晚秋菊,韵清霜晓钟。

刹刹尘尘三昧事,知音何处不相逢。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