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论世(lùn shì)的意思: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去归(qù guī)的意思:指事物离开原来的位置、状态或归属,然后回到原来的位置、状态或归属。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诛茆(zhū máo)的意思:指消灭害群之马,清除祸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归隐山林,与友人共同寻求竹林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寄情自然的意境。
首句“老去归来卧白云”,诗人以“老去”自指,形象地刻画了自己年事已高、归隐山林的形象。“归来卧白云”则展现了他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白云象征着纯洁和超脱,暗示诗人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次句“诛茆端欲植苍筠”,“诛茆”意为清除茅草,这里可能指的是清理出一块空地。“植苍筠”则是种植翠绿的竹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向往。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象征意义,诗人希望通过种植竹子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第三句“岁寒倚雪当论世”,“岁寒”意味着严冬时节,“倚雪”则是形容在雪中依靠或站立。这句诗通过描述在寒冷的冬天里,诗人与竹子一同面对风雪,暗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当论世”意味着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诗人愿意与竹子一起讨论世事,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句“子有千竿合为分”,“子”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竹子”,“千竿”则形容竹子的数量众多。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拥有这片竹林,共享竹子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合为分”可能是指分享、共有的意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迈者与友人在山林中寻求竹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元规见勉
观君词语中,具引先贤事。
了然道在兹,不行而善至。
君今真至矣,奏乐求真知。
一言见吾子,固难尽于辞。
知君贯老庄,亹亹蹈大荒。
剧谈玄中玄,豁落无边旁。
有学必有待,不与诸魔对。
涉景若与知,何尝讶谲怪。
疑论涣已释,则信为善士。
主善以为师,天真坐可致。
人间犹论分,仙事宜任运。
有命终出伦,盍死即待尽。
大道非罔象,明明万物上。
使我一闻知,应是快神爽。
休更论浅深,斯言尽诚心。
时哉且落魄,此语吾所钦。
傍听亦笑嗤,不责于仁慈。
所幸异流俗,事物中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