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节人(jié rén)的意思:指节制自己的言行,不给他人添麻烦或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临镜(lín jìng)的意思:指人在镜前照镜,审视自己的形象或行为。
冷节(lěng jié)的意思:冷节是指寒冷的季节。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梳头(shū tóu)的意思:指整理头发,也比喻整顿、整理事物。
书邮(shū yóu)的意思:书邮是指书信往来的意思,也用来形容书信频繁。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消忧(xiāo yōu)的意思:消除烦恼、解除忧愁
虚语(xū yǔ)的意思:
(1).假话;空话。《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人言天下名山水,多为浮屠所占,岂虚语哉?”
(2).不用典故的语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近 任昉 、 王元长 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玉蕊(yù ruǐ)的意思:形容美女的容貌娇美动人。
重门(zhòng mén)的意思:指重要的门户,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重要的人物。
置书邮(zhì shū yóu)的意思:把书籍放置在邮寄的物品中,表示非常重视和珍惜书籍。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其一)》,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诗中情感细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句“别来谁是置书邮”,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仿佛在询问在这段时间里,有谁能够传递书信,传达彼此的关怀与思念。接着,“恨不随君塞上游”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与友人一同前往边塞而感到遗憾和失落的心情。
“玉蕊有花羞插鬓,金垒无酒可消忧”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玉蕊之花似乎因为无法与友人共享而感到羞愧,金垒(可能指酒坛)则因无酒可饮而显得忧愁。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东风冷节人长瘦,细雨重门燕亦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春风虽至,却带有一丝寒意,让人感到身心俱瘦;细雨绵绵,不仅燕子愁苦,人也倍感凄凉。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最后,“底事归期尽虚语,几番临镜误梳头”两句,直击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期的失望与无奈。归期的承诺成了空话,多次对着镜子,却因情绪低落而误了梳妆打扮。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外在形象的关注,也反映了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深深思念与孤独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相聚不易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