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苦竹(kǔ zhú)的意思:形容人遭受磨难、痛苦的境况。
仁政(rén zhèng)的意思:仁政是指以仁爱之心为基础,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的政治方式和治理方法。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 注释
- 仁政:指施行的仁爱和公正的政治。
乳獭:哺乳期的水獭。
将子:带领着幼崽。
苦竹林:形容环境清苦的竹林,可能象征着贫寒的学习环境。
读书声:指读书人的朗读声。
- 翻译
- 仁政的恩惠无处不在,母獭带着幼崽一同前行。
哪户人家的竹林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从这些诗句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情境和意境,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生活、学术修养与平和社会的向往。
"仁政无不及,乳獭将子行。"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其中“乳獭”是一种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野兽因人间太平而失去凶猛本性的象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即使是野兽也能够安心生育,显示出一种深远的和谐与安全。
"谁家苦竹林,中有读书声。"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学者隐逸图景。“苦竹林”可能并非真的苦难,而是一种幽静、清雅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在其中专心致志地研习书籍,传递出一种文化修养与个人追求知识的氛围。读书声不仅是知识积累的声音,也象征着文明的传承和心灵的滋润。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宁静和希望的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三
元化运天地,硕辅须英雄。
草昧若无侯,大业何由隆。
匡时各有人,如云附飞龙。
二八赞虞庭,胥靡翊殷宗。
周公出天属,鼓刀应非熊。
为猷苟切施,疏贱靡不庸。
下世忺举肥,斥异多引同。
岂乏倜傥士,无媒终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