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多闻(duō w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各种信息。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日用(rì yò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用品。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一毛(yī máo)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分钱。
- 注释
- 苦多闻:刻意去听闻很多。
彼上人:那位高人。
百忆:无数、众多。
日用:日常生活。
一毛尘:微小的事物,比喻极其细微。
心但:只要内心。
寂无相:平静不执着。
无明津:迷惑的困境。
如是:这样。
几许:多少。
省精神:节省精力。
- 翻译
- 不必刻意去听闻很多,只需观察那位高人。
即使日常琐事百般繁多,其实都源自微小的事物。
只要内心平静,没有执着,就能突破迷惑的困境。
如果能这样学习,会节省多少精力啊。
- 鉴赏
这首诗作于唐代,由和尚庞蕴所撰,是一首禅诗,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描述与追求。开篇“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表明作者倡导的是一种超然物外,不必苦心积虑去追求更多知识,只需观察那些已经达到高层次境界的人即可。紧接着,“百忆及日用,元在一毛尘”则指出世间万象,种种记忆与日常所用之物,其实源于极为细微的一点尘埃。这两句体现了佛教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以及“五蕴皆空”的思想。
接着,“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表达了一种心灵的清净与超脱,达到这种境界时,就能直接跳出无明的苦海。最后,“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则是作者对修行者提出的建议与期望,如果能够像这样去学习和实践,那么将会节省很多精神上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境界的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心灵清净的禅修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蝴蝶
绿阴不锁晴红路,斜阳乍催春晚。
玉甃回廊,金铺绕砌,栩栩任伊游遍。庭花暗颤。
有翠袖盈盈,扑来纵扇。
采得余香,又随飞絮度邻院。
罗浮底经小谪,问王孙碧草,尚留旧怨。
粉翅牵黄,绡衣曳紫,倦绣幽闺人懒。滕王画卷。
试认取前身,双飞犹惯。影入湘帘,梦魂凄欲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