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空答清唱,潭净写衰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清唱(qīng chàng)的意思:指没有伴奏的独唱或合唱。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纤秾(xiān n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十二峰(shí èr fēng)的意思:指十二个山峰,比喻众多人才或者人才辈出。
- 注释
- 太常斋:古代官职,负责祭祀和音乐事务。
纤秾:形容花朵繁多而艳丽。
遣:派遣。
三千履:象征众多仙人或者高人。
十二峰:泛指名山,可能有特定的道教文化背景。
林空:寂静的树林。
清唱:清脆的歌声。
衰容:衰老的面容。
瑶台:传说中的仙人居所,如玉砌的宫殿。
月下:月光下。
- 翻译
- 斋戒中的太常官还未解除,他不愿面对繁花盛开的景象。
他只让三千双鞋子(暗指仙人或高人)前来游览十二座山峰。
树林回应着清脆的歌声,清澈的潭水倒映出他衰老的面容。
当他返回仙境之路,可能还会在月光下相遇。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它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太常斋未解,不肯对纤秾"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礼节的疏离,不愿意被拘泥于繁文缛节之中。
接下来的"只遣三千履,来游十二峰"则展示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自由自在地探索自然之美。这里的“三千”和“十二峰”虽未具体指明,但可理解为广阔无垠的大自然和众多山峰,它们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林空答清唱,潭净写衰容"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树林在清风中回应着远处清脆的歌声,而清澈的溪流映射出山谷的轮廓。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境。
"归去瑶台路,還應月下逢"则是诗人在夜晚回程时的情景。这里“瑶台”可能指的是一种仙境或高处,“还应月下逢”则意味着诗人期待在归途中能再次与美好事物相遇,这里的“月下逢”也许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登池上楼有感
谢客耽游地,彳亍步林麓。
古树倚云根,飞泉出岩腹。
隔岸旧山青,崔巍耸积谷。
峰色青似染,岚光净于沐。
月影沈寒潭,清光若可掬。
披榛寿古碣,剥藓暗摹读。
忆昔题诗处,回步认绿竹。
当年诸女伴,搜奇相追逐。
陈迹须臾间,踽踽剩我独。
俯仰足伤怀,流光幸毋倏。
林鸟解留人,一声啼幽谷。
残花堆断涧,飞霞落孤鹜。
归作《卧游图》,生绡裁半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