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已飘黄,涧树犹含碧。
爱此北窗闲,时来岸轻帻。
淡泊(dàn bó)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不贪求名利,不追求物质享受。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禽语(qín yǔ)的意思:指鸟类的鸣叫声,也用来比喻言辞、语言。
轻帻(qīng zé)的意思:形容言辞轻浮、不严肃。
散漫(sǎn màn)的意思:指思维或行为不集中,无条理,缺乏秩序。
书帙(shū zhì)的意思:指书籍的数量很多或者指读书的人很有学问。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幽寂(yōu jì)的意思:幽静、寂静
远兴(yuǎn xī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远处显露出兴盛的迹象,也可指远方的兴盛之势。
斋坐(zhāi zuò)的意思:斋坐是指在清净的地方安坐,专心修行,追求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天景色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井梧已飘黄,涧树犹含碧”以梧桐叶黄、山涧树木仍绿的对比,渲染出初秋时节的鲜明色彩,同时也暗示着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接着“烟水但逶迤,空斋坐萧瑟”两句,通过烟雾缭绕的水面和空荡荡的书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静与孤独。
“端居生远兴,散漫委书帙”则表达了诗人独处时思绪万千,书籍散落一旁,似乎在诉说着他对生活的深思与对知识的渴望。接下来的“爱此北窗闲,时来岸轻帻”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以及偶尔放松自我、享受片刻宁静的惬意。
最后,“微钟忽迢递,禽语破幽寂”描绘了远处传来微弱的钟声和鸟鸣,打破了先前的寂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赏罢一悁然,淡泊忘所适”则总结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欣赏后,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以及在淡泊中寻求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情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朱熹在文学创作中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往事殊猖獗,诸生坐播迁。
无方超寂灭,有地入烽烟。
境坏秋原上,门空暮雨边。
虚闻金作粟,真见火生莲。
星影疑缨缀,云光学盖悬。
焚身香象泣,照钵烛龙然。
莫辨沉灰劫,犹传噀酒天。
至今馀净土,不复一灯传。
大东有神岳,专名为岱宗。
日精摄海气,吴野控其峰。
明堂朝列后,金策纪元功。
维昔七十家,轩辕此登封。
云霞自窈窕,石室何青葱。
仙人揽玉树,须发生清风。
灵液飞潺湲,芝草如蒿蓬。
唯帝拥灵符,千载一升中。
愿言与问道,乘龙举太空。
中天起双阙,浮云出两宫。
驰道挺其间,甲第罗西东。
胡姬正当垆,邀客过新丰。
朱唇含绿酒,纤爪扣青铜。
堕髻似无意,绍绕一何工。
眄睐正愁人,流纨动春风。
双双羽林郎,翩翩五色骢。
挟瑟上高楼,调丝方未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