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痕沙.渔船》
《一痕沙.渔船》全文
清 / 黄之隽   形式: 词  词牌: 昭君怨

沙岸涨痕一画。昨夜水消三尺移过橛头船。

花边。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

客棹指天涯不如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橛头(jué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部或最高点。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沙岸(shā àn)的意思:指沙滩或岸边,比喻危险的处境或困难的境地。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同举(tóng jǔ)的意思:共同举起,共同支持。

移过(yí guò)的意思:搬动、挪动过去。

涨痕(zhǎng hén)的意思:指因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而在皮肤或物体表面上形成的凹陷或凸起的痕迹。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橛头船(jué tóu chuán)的意思:指船头尖锐,船底平坦,形状像橛子一样的船只。比喻人的头脑聪明而能干。

鉴赏

这首《一痕沙·渔船》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渔船在水面上航行的生动画面。

“沙岸涨痕一画”,开篇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沙滩边缘水位上升的景象,仿佛一幅静止的画面,引人入胜。接着,“昨夜水消三尺”一句,巧妙地运用时间的对比,暗示夜晚潮水退去,为下文渔船活动提供了空间。

“移过橛头船,蓼花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渔船在蓼花丛中移动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船只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这里的“橛头船”特指一种小型的渔船,轻巧灵活,适合在浅水区或近海航行。

“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这两句则将画面推向情感层面。渔娘在烟雨中忙碌着,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与丈夫一同捕鱼,体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坚韧。这里不仅描绘了劳动场景,也蕴含了对渔民勤劳品质的赞美。

最后,“客棹指天涯,不如他”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这里的“客棹”指的是远方的船只,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不如他”则可能暗含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或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

作者介绍

黄之隽
朝代:清

(1668—1748)清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堂。康熙六十年进士,官编修。曾提督福建学政。坐事罢官。性喜藏书,工诗文,著述甚富。有《?堂集》,又集句为《香屑集》。
猜你喜欢

西署牡丹盛开顾戒亭何宜山王寄山刘两江梁定斋徐阳滨蔡澹塘诸长官次第招赏漫赋·其二

得共看花且看花,赏心赢并酒杯赊。

低枝过雨纷擎锦,密叶迎风碎剪霞。

镜里凝妆浑欲语,玉容缓步不须遮。

东园醉向西园醉,况复莺声处处嘉。

(0)

赠程乡林乐平上舍

曾诵南宫赋美人,才华踪迹类元禛。

堪誇窈窕奇成配,可是风流妙入神。

夙世有缘题叶句,前生原是探花身。

人间好事须双喜,伫看嫦娥缔约新。

(0)

邹中舍介石过访一律归之

山斋微雨送新凉,老倦抛书梦正长。

柳外忽惊人系马,花间喜见蝶寻香。

斯文骨肉无今古,世变江河有异常。

介石远来应有意,莫辞诗酒伴疏狂。

(0)

次刘野航训韵

白日怀君写寸私,江花江草让江离。

凤凰允矣今时瑞,山斗巍然后学师。

蔼蔼融和皆雨露,循循雅饬尽皋夔。

香飘兰室无穷处,咫尺门墙慰所思。

(0)

秋夕遣兴四首·其三

欲访乔松绝世名,人寰亲侣不胜情。

婆娑素却是非障,宛在蓬瀛顶上行。

(0)

乍雨

乍雨消炎燠,莲塘春色生。

青开平野望,香送百花清。

乳雀频将子,山蜂远趁晴。

故园风景在,潇洒欲忘名。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