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穿东地缘栽竹,喜占明窗为著书。
近市好赊春肆酒,就淮仍买晚罾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脱离世俗纷扰,选择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新居中的日常活动与心境变化。
首句“世俗纷纷事总虚”,点明了诗人对尘世浮华的厌倦,认为世间之事大多徒劳无益。接着,“诗翁今作逸人居”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选择——远离尘嚣,过着闲适自在的隐逸生活。
“勤穿东地缘栽竹,喜占明窗为著书。”这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在新居中的日常活动。他辛勤地在东边的土地上栽种竹子,不仅是为了观赏,更是寄托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他还喜欢占据明亮的窗户,专心致志地撰写书籍,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近市好赊春肆酒,就淮仍买晚罾鱼。”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靠近市场,方便购买春日里的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他也常去淮河边购买新鲜的鱼,满足口腹之欲,过着既雅致又接地气的生活。
最后,“忽撑小艇来西郭,不问皆知访仲车。”这一句以生动的场景收尾,描述了诗人在偶然间乘着小船来到西城郊外,不需询问便能知道来访的对象是“仲车”。这不仅体现了邻里间的和谐关系,也暗示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依然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以及他深受人们尊敬和喜爱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脱离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在隐居生活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与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