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前溪歌·其二》
《前溪歌·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朝思出前溪,暮思出前溪。

流乱漫下,谁见倚门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流乱(liú luàn)的意思:指事物流动或变动不稳定,没有秩序或规律。

前溪(qián xī)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前溪歌》之二。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对前溪的深深思念,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心中都充满了对前溪的向往与期待。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朝思出前溪,暮思出前溪。”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主题,以“朝”和“暮”两个时间点,强调了主人公对前溪的无时无刻不在的思念之情。这种反复的“出前溪”,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行动,更是心灵上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溪流乱漫下,谁见倚门啼。”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溪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乱漫下”的溪流,也暗示着情感的纷乱与难以言表。同时,“倚门啼”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站在门前,面对着无法实现的愿望,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一场景既凄美又动人,让人不禁为诗人的境遇感到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某处美好事物的深切思念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在现实面前无力改变的无奈与悲哀。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使得《前溪歌》成为了明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杂曲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舞乱行分。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0)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0)

临江二首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
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0)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0)

相和歌辞·江南弄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紫露香烟眇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0)

杂曲歌辞·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
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