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思出前溪,暮思出前溪。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前溪歌》之二。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对前溪的深深思念,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心中都充满了对前溪的向往与期待。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朝思出前溪,暮思出前溪。”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主题,以“朝”和“暮”两个时间点,强调了主人公对前溪的无时无刻不在的思念之情。这种反复的“出前溪”,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行动,更是心灵上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溪流乱漫下,谁见倚门啼。”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溪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乱漫下”的溪流,也暗示着情感的纷乱与难以言表。同时,“倚门啼”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站在门前,面对着无法实现的愿望,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一场景既凄美又动人,让人不禁为诗人的境遇感到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某处美好事物的深切思念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在现实面前无力改变的无奈与悲哀。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使得《前溪歌》成为了明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杂曲歌辞·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
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