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陂塘(bēi táng)的意思:指贫瘠的土地或不毛之地。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分田(fēn tián)的意思:指平均分配土地或财产。
广舌(guǎng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出众。
敛踪(liǎn zōng)的意思:隐藏行踪,不露踪迹。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畦畛(qí zhěn)的意思:指田地中的小块小块。
前排(qián pái)的意思:指位于最前面的一行或一排。
却行(què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虽然迟缓,但能够取得成功。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双环(shuāng huán)的意思:指两个环相连,形象地表示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行作(xíng zu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端正得体。
作敛(zuò liǎn)的意思:指人的神情、言辞等收敛、收拢,不敢放肆或张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刮板这一农具的形象与用途。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刮板比作“广舌横短柄”,形象地展现了其宽大的刮面和短小的把手。接着,“双环系长纼”则描绘了刮板两端的固定装置,以及通过长绳连接的结构,体现了农具设计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却行作敛踪,前排如拥盾”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刮板在田间工作的动态景象。它仿佛在田地中缓缓前行,留下整齐的痕迹,又如同前方排列的盾牌,保护着土地不受杂草侵害。这种形象化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刮板的工作原理,也暗示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起偃作陂塘,分田立畦畛”则进一步说明了刮板在农田整理过程中的作用。它能够平整土地,形成适合种植的地形,如同建造起的水塘,同时也划分出整齐的田块和田埂,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人间不平地,所到略能尽”表达了刮板在任何不平坦的土地上都能发挥作用,几乎无所不能的效能。这不仅赞扬了农具的实用性,也体现了古代农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刮板的细致描绘和生动比喻,不仅展现了农具的实用价值,也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农民对于提高耕作效率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馀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橘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可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董主簿正道壁间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鹊缩脰合半眼栖焉
斜枝饱风雪,疏花淡冰玉。
一鹊忍清寒,居然伴幽独。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
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馀。
斑衣戏綵春无价,玉版谈禅佛不如。
若怨平生食无肉,何如陋巷饭斯蔬。
不须庾韭元脩菜,吃到憎时始忆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