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醭(bái bú)的意思:指对某事物的了解或认识非常肤浅,浅薄无知。
本色(běn shǎi)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品最本质的特点或本质属性,不加修饰或伪装。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得路(de lù)的意思:获得成功或取得进展,找到正确的方法或方向。
记住(jì zhù)的意思:牢记在心,不忘记。
烈焰(liè yàn)的意思:指火焰旺盛、熊熊燃烧的样子,也比喻热情、激烈、强烈。
蓦地(mò di)的意思:突然,忽然之间
泥牛(ní niú)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无能为力。
牛斗(niú dòu)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斗志昂扬。
山芋(shān yù)的意思:形容事物棘手、难以处理或逃避的问题。
石虎(shí hǔ)的意思:石虎是一种野生猫科动物,也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语“石虎”比喻人的勇猛、凶猛。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陀头(tuó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歪斜,不正直,不端正。
外来(wài lái)的意思:指来自外地或外国的人或事物。
未暇(wèi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无法顾及
无主(wú zhǔ)的意思:没有主人或所有者。
溪涧(xī jiàn)的意思:指山间的小溪和峡谷,比喻清澈的水流或深邃的山谷。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一炊(yī chuī)的意思:指非常短暂的时间,仅一顿饭的功夫。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有主(yǒu zhǔ)的意思:指有主见、有决断力、有责任心。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榛莽(zhē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盛的样子,形容景物繁茂或事物繁杂。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主从(zhǔ cóng)的意思:主要指领导和被领导、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表示上下级关系明确,分工合作,各尽其责。
自见(zì xiàn)的意思:自己看得见。形容事物显而易见,不需要别人多加说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虚头陀”的僧侣在香山的生活状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句“庵中有主从君住,无主外来俱得路”,以“有主”与“无主”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庵内僧侣与外来访客的不同境遇,暗示了虚头陀作为庵主的自在与包容。接着,“云烟眯目山碍膺,榛莽欺人溪涧怒”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云烟、山峦、榛莽、溪涧赋予情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挑战的环境氛围,象征着修行之路的艰难与考验。
“看他本色住庵人,捏聚大千无一尘”则赞美了虚头陀的本真与清净,他如同宇宙万物的集合体,内心纯净无染,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接下来,“自见泥牛斗入海,不记住来经几春”以“泥牛入海”为喻,表达了虚头陀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忘却,强调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头陀头陀休趁鬨,一世初无一炊梦”进一步揭示了虚头陀的生活哲学,他不追逐世俗的喧嚣与欲望,一生中没有多余的幻想与梦想,只专注于当下的修行与自我完善。最后,“口边白醭未暇揩,谁能更乞诸方颂”表达了虚头陀对于名声与赞誉的淡漠,他更关心的是内心的修行与成长,而非外界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虚头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齿落用昌黎韵
我来饶与夔,三载堕两齿。
悬知年非永,早悟仕当已。
要须未落时,猛效二疏止。
胡为一再落,不已良可耻。
慨然怀古人,未有长不死。
因思年方少,辈行多胜己。
颜红齿牢洁,往往同逝水。
吾衰况如许,宁复老彭比。
览镜视颜色,今昨不相似。
行年五十五,万事可休矣。
功名与富贵,磨灭何足纪。
但愿早还乡,俯育三百指。
婚嫁毕儿女,松楸依怙恃。
弟兄饮真率,故旧忘汝尔。
齿牙任摇脱,肉食吾不视。
有身久为患,无齿实堪喜。
始忧笑韩公,可惜陋子美。
未必伤我心,兹言闻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