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题文徵明研》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文徵明研的描绘,展现了对文房四宝之砚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衡山十四字留铭”,开篇即以“衡山”点出砚台的来历,暗示其材质珍贵,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四字留铭”则强调了砚上刻有的文字价值,不仅美观,更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
“抽思能生翰墨馨”,这一句赞美了砚台的使用能够激发书写者的灵感,使笔下的文字散发出浓郁的墨香,寓意着文人墨客在使用此砚时,文思泉涌,创作出佳作。
“棐几恰供宣席用”,“棐几”指的是用榧木制成的书桌,这里用来形容砚台的摆放位置恰到好处,既适合书写,又不失雅致。同时,“宣席”一词借指文人雅士的聚会场合,暗示了砚台在文人社交中的重要角色。
“高轩不共白云停”,“高轩”比喻高雅的居所或场所,此处暗喻砚台虽置于高雅之地,却并不与云中之白鹤(象征隐逸或超脱)相呼应,意在强调砚台的独特性和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器具,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文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徵明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胡抚干雪诗每句寓再字仍用汝阴诗禁
积疑茶井实,高恐剑峰平。
星暗楚双路,津迷洛两生。
随风来不断,洊水冻无声。
已觉一为甚,更堪三后行。
力减沙头酒,情添汉浦神。
有歧俱可可,无鬓不新新。
淮蔡层城夜,元和二月春。
遥瞻双阙贺,难预合班人。
二十日步上方广寺观莲华峰云气异甚
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
下车著芒鞋,扶杖陟罔路。
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
初登黄茅岭,稍入青箬雾。
苔深洒綦偪,露重湿袍绔。
水声浩呼涌,山气汩驰鹜。
傍倾眩欲落,上滑危楼仆。
寻幽不惮险,已倦宁得住。
荒程迷远近,杂径恶叉互。
喜经茶园头,艳见莲岳处。
喘汗扇方乾,惊魂招始驻。
引领烦山僧,鞺鞳开阁户。
尖峰岌前陈,鸣水横下注。
浮岚出奇巧,顷刻纷异趣。
憧憧行市人,枭枭上烟炷。
浓敷步障青,淡抹轻纨素。
昏然俱晦冥,粲若忽陈露。
穿窗来有情,扫迹去如怒。
旋观不忍舍,留宿当至暮。
谁傅西岭书,赠我碧云句。
云当上封顶,共看扶桑树。
弃置且行行,妙高台上去。
《二十日步上方广寺观莲华峰云气异甚》【宋·项安世】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下车著芒鞋,扶杖陟罔路。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初登黄茅岭,稍入青箬雾。苔深洒綦偪,露重湿袍绔。水声浩呼涌,山气汩驰鹜。傍倾眩欲落,上滑危楼仆。寻幽不惮险,已倦宁得住。荒程迷远近,杂径恶叉互。喜经茶园头,艳见莲岳处。喘汗扇方乾,惊魂招始驻。引领烦山僧,鞺鞳开阁户。尖峰岌前陈,鸣水横下注。浮岚出奇巧,顷刻纷异趣。憧憧行市人,枭枭上烟炷。浓敷步障青,淡抹轻纨素。昏然俱晦冥,粲若忽陈露。穿窗来有情,扫迹去如怒。旋观不忍舍,留宿当至暮。谁傅西岭书,赠我碧云句。云当上封顶,共看扶桑树。弃置且行行,妙高台上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367c696aaa65b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