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
《感怀》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孟冬阴气交,两河屯兵

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太行险阻高,挽粟连营

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犹闻汉北儿,怙乱纵横

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

白日临尔躯,胡为丹诚

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坐驰悲风莫,叹息沾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操弧(cāo hú)的意思:指掌握弓箭射击技术,也用来形容精通某种技艺或领域。

豺狼(chái láng)的意思:指凶狠残忍的人或势力。

尘相(ch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景象,也可指尘世间的浮华和虚幻。

驰突(chí t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冲击力强。

丹诚(dān chéng)的意思:形容对人或事物忠诚、真诚的态度和行为。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怙乱(hù luàn)的意思:指依赖混乱的环境或人物,而无法自拔或摆脱困境。

呼叫(hū jiào)的意思:指大声叫喊或喊叫别人。

火日(huǒ rì)的意思:火日指太阳,也可以指火焰。比喻人很热情,活跃,有朝气。

连营(lián yíng)的意思:连续的营寨

两河(liǎng hé)的意思:指两个河流相互交错、纵横交错的地区。

乱谋(luàn móu)的意思:指计划或谋划不周,混乱无序。

孟冬(mèng dōng)的意思:指冬季的开始。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屯兵(tú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某地,准备战斗。

挽粟(wǎn sù)的意思:指劝劝人家,劝人回头,使人悔悟。

无感(wú gǎn)的意思:没有感觉或没有反应。

下平(xià píng)的意思:指事物处于平庸、平淡的状态,没有变化或发展。

险阻(xiǎn zǔ)的意思:险阻指的是道路险恶,前进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困难重重,处境危险。

行险(xíng xiǎn)的意思:冒险行动或采取危险的举动。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以致(yǐ zhì)的意思: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某种结果,常用于句子的结尾。

阴气(yīn qì)的意思:指负能量、消极情绪或不吉利的气息。

沾缨(zhān yīng)的意思:沾染战争的烟尘,指与战争有关,接触战争。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坐驰(zuò chí)的意思:坐着马车行驶。形容乘坐车马出行。

感激士(gǎn jī shì)的意思:指心怀感激之心的人,表示对别人的帮助或恩情心存感激之情。

注释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屯兵:集结军队。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烟火。
挽粟:运输粮食。
操弧者:持弓之人,指战士。
枭巢:比喻敌人的据点。
汉北儿:指黄河以北的叛乱者。
干戈:兵器,此处代指战争。
丹诚:忠诚之心。
感激士:有感激之心、愿为国效力的人。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或云气浓厚。
翻译
冬季阴冷之气交织,黄河两岸军队集结
烽火与烟尘交错,日夜战事频仍
太行山险峻高耸,粮食运输繁忙供应各军营
为何握弓之人,不令敌巢倾覆
仍能听到汉水北岸的人,依仗混乱图谋扩张势力
他们擅自挥舞武器,发出凶狠的吼叫
阳光照耀你的身躯,为何丧失忠诚之心
难道没有热血男儿,能平定这纷乱带来天下太平
登高远眺寒冷的平原,黄云漫漫显得雄壮
内心驰骋在悲凉的风中,叹息只能徒然沾湿衣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动荡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述,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孟郊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战乱中的悲壮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

首句“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孟冬,即农历十一月,北方天气寒冷,战争的氛围已经笼罩在这个季节之中,而“两河”则暗示着战事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黄河与淮河之间。

接下来的几句:“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军队布防的情景。这里的“烟尘”、“烽火”都是战争的象征,而“太行”指的是太行山脉,“挽粟输连营”则表明战事的规模之大。

诗人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这里的“操弧者”可能是指那些手握兵权却不能有效抵御外敌的人物,而“枭巢倾”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防线即将崩溃。

紧接着,诗人又提到:“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这里的“汉北儿”可能是指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人们,而“怙乱谋纵横”则表明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参与战争甚至是策划战争。

随后几句:“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描绘了战场上的残酷景象。“擅摇干戈柄”指的是挥舞兵器的声音,而“呼叫豺狼声”则让人联想到野兽的嚎叫,这些都是战争氛围下的恐怖写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最终,诗人以“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即希望有英雄豪杰站出来结束战乱,带来天下的太平。结尾两句:“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广阔的荒原,对着黄色的云海感慨万千,内心充满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投谢钱武肃

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台前郭隗金。

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十里溪光一山月,可堪从此负归心。

(0)

贺行军太傅得白氏东林集

乐天歌咏有遗编,留在东林伴白莲。

百尺典坟随丧乱,一家风雅独完全。

常闻荆渚通侯论,果遂吴都使者传。

仰贺斯文归朗鉴,永资声政入薰弦。

(0)

纪梦

晚入瑶台露气清,天风飞下步虚声。

尘心未尽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0)

秦中遇友人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

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

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难行栈更危。

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0)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旭日临重壁,天眷极中京。

春晖发芳甸,佳气满层城。

去鸟随看没,来云逐望生。

歌里非烟飏,琴上凯风清。

文波浮镂槛,摛景焕雕楹。

璇玑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创规虽有作,凝拱遂无营。

沐恩空改鬓,将何谢夏成。

(0)

游江令旧宅

身没南朝宅已荒,邑人犹赏旧风光。

芹根生叶石池浅,桐树落花金井香。

带暖山蜂巢画阁,欲阴溪燕集书堂。

闲愁此地更西望,潮侵台城春草长。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