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操弧(cāo hú)的意思:指掌握弓箭射击技术,也用来形容精通某种技艺或领域。
豺狼(chái láng)的意思:指凶狠残忍的人或势力。
尘相(ch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景象,也可指尘世间的浮华和虚幻。
驰突(chí t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冲击力强。
丹诚(dān chéng)的意思:形容对人或事物忠诚、真诚的态度和行为。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怙乱(hù luàn)的意思:指依赖混乱的环境或人物,而无法自拔或摆脱困境。
呼叫(hū jiào)的意思:指大声叫喊或喊叫别人。
火日(huǒ rì)的意思:火日指太阳,也可以指火焰。比喻人很热情,活跃,有朝气。
连营(lián yíng)的意思:连续的营寨
两河(liǎng hé)的意思:指两个河流相互交错、纵横交错的地区。
乱谋(luàn móu)的意思:指计划或谋划不周,混乱无序。
孟冬(mèng dōng)的意思:指冬季的开始。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屯兵(tú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某地,准备战斗。
挽粟(wǎn sù)的意思:指劝劝人家,劝人回头,使人悔悟。
无感(wú gǎn)的意思:没有感觉或没有反应。
下平(xià píng)的意思:指事物处于平庸、平淡的状态,没有变化或发展。
险阻(xiǎn zǔ)的意思:险阻指的是道路险恶,前进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困难重重,处境危险。
行险(xíng xiǎn)的意思:冒险行动或采取危险的举动。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以致(yǐ zhì)的意思: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某种结果,常用于句子的结尾。
阴气(yīn qì)的意思:指负能量、消极情绪或不吉利的气息。
沾缨(zhān yīng)的意思:沾染战争的烟尘,指与战争有关,接触战争。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坐驰(zuò chí)的意思:坐着马车行驶。形容乘坐车马出行。
感激士(gǎn jī shì)的意思:指心怀感激之心的人,表示对别人的帮助或恩情心存感激之情。
- 注释
-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屯兵:集结军队。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烟火。
挽粟:运输粮食。
操弧者:持弓之人,指战士。
枭巢:比喻敌人的据点。
汉北儿:指黄河以北的叛乱者。
干戈:兵器,此处代指战争。
丹诚:忠诚之心。
感激士:有感激之心、愿为国效力的人。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或云气浓厚。
- 翻译
- 冬季阴冷之气交织,黄河两岸军队集结
烽火与烟尘交错,日夜战事频仍
太行山险峻高耸,粮食运输繁忙供应各军营
为何握弓之人,不令敌巢倾覆
仍能听到汉水北岸的人,依仗混乱图谋扩张势力
他们擅自挥舞武器,发出凶狠的吼叫
阳光照耀你的身躯,为何丧失忠诚之心
难道没有热血男儿,能平定这纷乱带来天下太平
登高远眺寒冷的平原,黄云漫漫显得雄壮
内心驰骋在悲凉的风中,叹息只能徒然沾湿衣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动荡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述,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孟郊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战乱中的悲壮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
首句“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孟冬,即农历十一月,北方天气寒冷,战争的氛围已经笼罩在这个季节之中,而“两河”则暗示着战事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黄河与淮河之间。
接下来的几句:“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军队布防的情景。这里的“烟尘”、“烽火”都是战争的象征,而“太行”指的是太行山脉,“挽粟输连营”则表明战事的规模之大。
诗人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这里的“操弧者”可能是指那些手握兵权却不能有效抵御外敌的人物,而“枭巢倾”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防线即将崩溃。
紧接着,诗人又提到:“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这里的“汉北儿”可能是指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人们,而“怙乱谋纵横”则表明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参与战争甚至是策划战争。
随后几句:“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描绘了战场上的残酷景象。“擅摇干戈柄”指的是挥舞兵器的声音,而“呼叫豺狼声”则让人联想到野兽的嚎叫,这些都是战争氛围下的恐怖写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最终,诗人以“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即希望有英雄豪杰站出来结束战乱,带来天下的太平。结尾两句:“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广阔的荒原,对着黄色的云海感慨万千,内心充满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旭日临重壁,天眷极中京。
春晖发芳甸,佳气满层城。
去鸟随看没,来云逐望生。
歌里非烟飏,琴上凯风清。
文波浮镂槛,摛景焕雕楹。
璇玑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创规虽有作,凝拱遂无营。
沐恩空改鬓,将何谢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