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梅》
《春梅》全文
元 / 耶律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夕雨风粹玉尘晓来策蹇到江滨。

枝头金蕾安排破,雪里冰姿准备春。

倚竹欲形閒态度临歧微露精神

此花底事来早有意调羹紫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冰姿(bīng z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冷傲,像冰雪一样清冷美丽。

策蹇(cè jiǎn)的意思:策略困难,计划艰险。形容谋划困难,策略行动艰难。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调羹(tiáo gēng)的意思:指用各种手段、方法操纵、控制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来早(lái zǎo)的意思:指某人到达某地或某事发生得太早,不合时宜。

临歧(lín qí)的意思:临近分岔口时,要谨慎选择方向。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态度(tài dù)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对待事物或对他人的看法、态度、立场和行动方式。

微露(wēi lù)的意思:微微地显露出来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意调(yì diào)的意思:指文学艺术作品的情调、意境或意味。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玉尘(yù chén)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而又轻盈如尘的物品或事物。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准备(zhǔn bèi)的意思:指准备得十分周到、万无一失。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春梅》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首句“一夕雨风粹玉尘”,通过一夜风雨的洗礼,将梅花比喻为粹玉般的冰雪,形象地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坚韧的姿态。次句“晓来策蹇到江滨”,清晨诗人骑马来到江边,特意前来欣赏这早春的梅花。

“枝头金蕾安排破”,描绘了梅花含苞待放的情景,如同金黄色的花蕾蓄势待发。“雪里冰姿准备春”,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冰雪中的清冷之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倚竹欲形閒态度”,诗人借梅花与竹子相伴,表现其闲适高雅的气质。“临歧微露旧精神”,梅花在岔路口微微露出其原有的精神风貌,暗示其不畏严寒、傲立风雪的品性。

最后两句“此花底事年来早,有意调羹近紫宸”,诗人疑惑为何今年梅花开得如此之早,似乎有意提前报春,仿佛在向皇宫(紫宸)传递春的信息,寓言梅花的报春之意和对盛世的期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风姿,赞美了其坚韧与早春的预告,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时政的隐喻。

作者介绍

耶律铸
朝代:元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
猜你喜欢

赠从化郭邑侯·其二

鲁史君家学,孳孳笔削心。

专门三传早,吏治一经深。

政简宜山县,书成亦竹林。

汉儒推董氏,黾勉嗣高音。

(0)

慰蒲衣·其三

幸当婚嫁毕,陶写好忘情。

丝竹须安石,云山且向平。

孟光多逸事,徐淑更才名。

彤管人皆艳,芬芳似女贞。

(0)

送李君还秦兼寄怀其舅孔德太史·其二

越有南枝鸟,秦馀北地人。

文章高并起,羽翼夙相亲。

汝病躬方有,吾衰性未驯。

参商应有日,再见渭川滨。

(0)

送陶子北征

岁晏愁行役,苍茫万里鞭。

白无南雪地,阴有朔风天。

老马空知路,饥鹰不下田。

唾壶休击碎,烈士未衰年。

(0)

奉送吴大司马还京·其三

南塞公来重,长城一臂支。

马留铜柱少,人入玉关迟。

鼓角难忘战,竿旄易感知。

鲛人恩莫报,慷慨泣珠时。

(0)

病中即事·其二

妻解拿舟至,儿知取药回。

长勤心力尽,稍静性真开。

衣少抛花匣,书多碍镜台。

青莲还有妹,未见月圆来。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