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上(cháo shàng)的意思:指向上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纳降(nà xiáng)的意思:接受投降,接纳归降。
青史(qīng shǐ)的意思:青史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或名声。
三度(sān dù)的意思: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发生三次。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巍然(wēi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威严的样子。
虚张(xū zhāng)的意思:虚假地夸大或夸张某种情况或事物。
- 注释
- 丹青:绘画和文字记录。
史笔:历史记载。
虚张:随意夸大。
功德:功勋与德行。
巍然:高大雄伟。
轶:超过。
汉唐:汉朝和唐朝。
奠玉:祭祀时献上的玉璧。
五回朝上帝:五次朝拜天帝。
御楼:宫殿。
纳降王:接纳投降的君王。
- 翻译
- 丹青史笔不敢轻描淡写,功绩高大超越汉唐时代。
五次献上玉璧向天帝致敬,三次在宫殿接受投降的君王。
-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文学家李昉所作,名为《永昌陵挽词》。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与功德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帝王陵墓庄严气势的描绘。
首先,“丹青史笔敢虚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史实的谨慎态度。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用朱红和靛蓝两种颜色来区分史书中的正文与注释,象征着历史记录的严肃性。而“敢虚张”则强调历史书写不容许有半点虚假之处。
接着,“功德巍然轶汉唐”一句,通过对比盛世(即汉、唐),赞颂了某位帝王的功绩与德行。这里的“轶”字意味着超越,说明这位帝王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历史上公认的两大盛世。
再看“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仪式性的场景。“奠玉”是古代祭祀时供奉玉器的礼节,显示出对神灵或先人的尊崇。而“五回”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朝拜程序。"御楼三度纳降王"则形象地展现了帝王在高台(御楼)上多次接受天命,彰显其权威与统治合法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昉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永昌陵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德行和帝王权力的深层次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邹志新追路至甬桥有买田之约三衢道中作诗寄之
首路冰雪严,过家梅柳动。
故人一笑隔,千里劳远梦。
夫君具眼只,阅世妙百中。
嗜好和酸咸,不与俗人共。
我老卧瘴氛,摧挠谗夫众。
败履谁见收,乘槎子宜从。
归袖风中翻,翩若孤云纵。
殷勤三日别,折柳天下送。
那知汉网疏,欲问周鼎重。
江皋两牛鸣,塞垒万弦控。
终当受一廛,竟欲邻二仲。
请师樊迟圃,共抱汉阴瓮。
送伯达兄赴嘉禾
我生三十馀,忧患恰半生。
飘零万里外,偶存三弟兄。
去去复远别,朔风催客征。
相看各华发,岂免儿女情。
五载卧箕颍,分甘一廛氓。
嗟哉生理拙,口腹不解营。
各逐升斗仕,弹冠愧渊明。
谁知三径荒,聊代十亩耕。
我政牛马走,君乃簿书婴。
壮心已灰槁,焦芽不复萌。
庄舄偶怀越,嗣宗求步兵。
行藏本无意,簪组鸿毛轻。
脱去西风尘,江山照人清。
扁舟五湖月,千里为莼羹。
行著下下考,愿辞赫赫名。
青衫道旁吏,时哉那可争。
赠汪十四
石麒麟儿天上物,英姿秀彻气超忽。
我非宝公亦识君,嘉期半千知一出。
五色豪端欲飞动,万卷胸中正撑突。
会当谈笑取卿相,先看唾手斫月窟。
词锋堂堂无笔阵,人笑我顽取缨绂。
昨日赓酬一百篇,绕纸风雷出仓卒。
我诗拙恶未全贫,君语定知穷到骨。
朝来爽气西山高,倚杖风流如拄笏。
祇恐与君汗漫游,共跨长鲸过溟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