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窦 秀 才 唐 /朱 庆 馀 江 南 才 子 日 纷 纷 ,少 有 篇 章 得 似 君 。清 话 未 同 山 寺 宿 ,离 歌 已 向 客 亭 闻 。梅 天 马 上 愁 黄 鸟 ,泽 国 帆 前 见 白 云 。通 籍 名 高 年 又 少 ,回 头 应 笑 晚 从 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高年(gāo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大、年纪长。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籍名(jí míng)的意思:籍名指以别人的名义或身份行事,借用他人的名义谋取私利。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客亭(kè tíng)的意思:指客人到来时所准备的酒食和住宿的场所。
离歌(lí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离别的歌声。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梅天(méi tiān)的意思:指梅花盛开的时节,也用来形容寒冷的冬天。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篇章(piān zhāng)的意思:篇章是指文章或书籍的一部分,也可以指事物发展或演变的阶段。
清话(qīng huà)的意思:
(1).高雅不俗的言谈。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信宿酬清话,益復知为亲。” 唐 岑参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诗:“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摩诃庵》:“又 江夏 郭正域 《法藏寺》诗:‘……清话逢玄度,论文有辨才。’”
(2).犹言风凉话。《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时外边都晓得库里失了银子,尽来探问,到拌得口乾舌碎。内中单喜欢得那几个不容他管库的令史,一味説清话,做鬼脸,喜谈乐道。”
(3).闲谈。《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生从县间至此,见天色已晚,特来投宿庵中,与师父清话。”
(4).满语。《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们在那里翻 清 话,咕嚕咕嚕,我们不懂。”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少有(shǎo yǒu)的意思:少有指的是罕见、稀少的情况或事物。
天马(tiān mǎ)的意思:形容思维或想象自由奔放,不受拘束。
通籍(tōng jí)的意思:通籍是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能够获得公民身份。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文化繁荣之地。
才子: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篇章:文章。
似君:像你这样。
山寺:指寺庙,常有文人雅士聚集。
宿:过夜。
离歌:离别之歌。
梅天:江南春季多雨,梅花盛开的时节。
黄鸟:形容忧郁或哀伤的鸟叫声。
泽国:水乡,湖泊众多的地方。
白云:象征飘渺、自由。
通籍:古代官员的身份证明,指有官职。
名高:名声显赫。
年又少:年纪轻轻。
回头:比喻回顾过去。
晚从军:晚入仕途,指入仕较晚。
- 翻译
- 江南的才子们每日络绎不绝,很少有人的文章能比得上你的才华。
还未曾在山寺共度清谈,离别的歌声已在旅亭中响起。
骑马行走在梅雨季节,心中愁绪如同黄鸟的哀鸣;在水乡的船头,只见白云悠悠。
你年纪轻轻就声名显赫,若回头看那些晚入仕途的人,想必会心生嘲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才子(即窦秀才)的赞美与送别之情。"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一句表明江南地区人才济济,但真正能够写出像窦秀才这样上乘文章的人却很少。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其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
"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则表现了诗人与窦秀才在山寺中清谈之乐趣,以及临别时听到的那首离别之歌已经传到客亭。这里透露出一种难以忘怀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接着,"梅天马上愁黄鸟,泽国帆前见白云"一句中,诗人形容自己骑在马上,在梅花盛开的天气里,心中却充满了离别的忧愁。黄鸟可能象征着春去秋来的哀伤。而"泽国帆前见白云"则是对即将到达目的地——泽国的描写,其中帆船前的白云或许暗示了一种远行者的孤独感。
最后,"通籍名高年又少,回头应笑晚从军"一句中,诗人提到了窦秀才不仅身份尊贵、声名显赫,而且年纪尚轻。末了的"回头应笑晚从军"则是对窦秀才未来征途之言,表达了一种鼓励与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将来的征战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即使现在还未踏上这条道路,也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期许,是一篇送别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溪石砚歌
端州有石色皆紫,端州紫石砚盈市。
入市买砚苦不佳,佳者旧坑今在水。
前者尚书来搜坑,发兵障溪涸溪底。
溪水玲珑赴岩深,此坑宛在深岩里。
泅人没水舟然灰,腰斧穿岩及坑止。
坑中扪石截如泥,精粗不辨谁者是。
回身攀舷向灰掷,石被风僵兼火炙。
琢出犹存火衲文,最佳乃是蕉叶白。
点石取名献尚书,泅人出水浑搜索。
即今尚书一门屠,壮士磨刀复谁惜!
我闻此言自叹息,浪说鸲鹆眼能碧。
我有歙砚亦非真,笔锋扫秃何曾释。
只道端州砚易寻,那知满市屏风石!
归来洗砚还著书,此砚虽粗书盈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