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园中花,足知田间禾。
顾此不足道,将奈吾民何。
昨来走群望,所惜冤白鹅。
事急一投牒,祗恐遭神诃。
竟获允所请,谅我诚匪佗。
澄台一以望,海云高嵯峨。
即我不耕食,所得亦已多。
长我旧栽菊,活我新种荷。
鱼游意已忘,鸟啼声更和。
讵谁慰勤望,并欲捐烦疴。
但看园中花,足知田间禾。
顾此不足道,将奈吾民何。
昨来走群望,所惜冤白鹅。
事急一投牒,祗恐遭神诃。
竟获允所请,谅我诚匪佗。
澄台一以望,海云高嵯峨。
即我不耕食,所得亦已多。
长我旧栽菊,活我新种荷。
鱼游意已忘,鸟啼声更和。
讵谁慰勤望,并欲捐烦疴。
《喜雨》【清·胡承珙】谁言井底泉,能应海上波。但看园中花,足知田间禾。井枯少涓滴,花蔫无婀娜。顾此不足道,将奈吾民何。昨来走群望,所惜冤白鹅。事急一投牒,祗恐遭神诃。竟获允所请,谅我诚匪佗。枕上闻淅沥,疑是风声讹。三更疏点布,四更急阵过。披衣起清晓,砌下成滂沱。澄台一以望,海云高嵯峨。雷声起何处,隐隐鸣潜鼍。郊原杂青碧,但见笠与蓑。灌瓜泯楚衅,插秧学吴歌。即我不耕食,所得亦已多。长我旧栽菊,活我新种荷。书池玩蝌斗,画壁怜蜗蠃。鱼游意已忘,鸟啼声更和。讵谁慰勤望,并欲捐烦疴。呼奴酌白酒,劝客金叵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767c6a5804e390312.html
白酒(bái jiǔ)的意思:指未经勾兑、掺杂的纯粹酒精饮料,也用来比喻纯正、纯洁的事物。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插秧(chā yāng)的意思:指在田地里插秧苗,比喻开始做事或开始进行某项工作。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婀娜(ē nuó)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烦疴(fán kē)的意思:指心中的烦恼和病痛。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灌瓜(guàn guā)的意思:灌瓜是指用针管等器具将瓜果内部的汁液抽出或注入。引申为用言辞灌输他人思想、观点等。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画壁(huà bì)的意思:指在墙上绘画,比喻无用的努力或多余的功夫。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井底(jǐng dǐ)的意思:指人境地低微,生活贫困,无法自拔。
涓滴(juān dī)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形容非常细微或微小。
蝌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愚笨、无能。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叵罗(pǒ luó)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解释的事物,也可形容言语或行为不合常理。
青碧(qīng bì)的意思:指青翠明亮的颜色,形容景物美丽清新。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上闻(shàng wén)的意思:得知消息或传闻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田间(tián jiān)的意思:指在田地中间,表示在田间农作。
投牒(tóu dié)的意思:主动投降,向敌人投降。
吴歌(wú gē)的意思:吴歌是指吴地的歌曲,也用来比喻美好的歌声或歌曲。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一投(yī tóu)的意思:指投资或投入的一次行动。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不足道(bù zú dào)的意思:不值得一提或不重要
金叵罗(jīn pǒ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错综复杂。
这首诗《喜雨》由清代诗人胡承珙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雨水给农事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首句“谁言井底泉,能应海上波”,以井水与海浪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雨水的期待。接着,“但看园中花,足知田间禾”两句,通过观察花园中的花朵与田野间的庄稼,暗示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
“井枯少涓滴,花蔫无婀娜”形象地描绘了干旱时期井水干涸、花朵萎靡的景象,反衬出雨水到来时的生机勃勃。“顾此不足道,将奈吾民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担忧干旱对民生的影响。
“昨来走群望,所惜冤白鹅”描述了人们为求雨而进行的祈雨活动,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与虔诚。“事急一投牒,祗恐遭神诃”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神灵的祈祷。
“竟获允所请,谅我诚匪佗”表明了诗人对雨水降临的欣喜与感激,认为这是自己诚意的回报。“枕上闻淅沥,疑是风声讹”写出了诗人初闻雨声时的疑惑与惊喜。
接下来的几句“三更疏点布,四更急阵过”描绘了雨势由轻到重的变化过程,展现了雨水的动态美。“披衣起清晓,砌下成滂沱”则表现了诗人清晨起床后看到大雨倾盆的场景。
“澄台一以望,海云高嵯峨”通过眺望远方的景象,展现了雨后的壮丽景色。“雷声起何处,隐隐鸣潜鼍”则以雷声作为背景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郊原杂青碧,但见笠与蓑”描绘了雨后郊外的景色,绿意盎然,农民们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忙碌着。“灌瓜泯楚衅,插秧学吴歌”展示了农民们在雨后进行的农事活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即我不耕食,所得亦已多”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即使自己不亲自耕作,也能从雨后的丰收中获得满足。“长我旧栽菊,活我新种荷”则通过植物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书池玩蝌斗,画壁怜蜗蠃”描绘了诗人欣赏自然之美的场景,通过观察蝌蚪、蜗牛等小生物,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鱼游意已忘,鸟啼声更和”则以鱼儿自由游弋、鸟儿欢快啼鸣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讵谁慰勤望,并欲捐烦疴”表达了诗人对劳作者的敬佩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带来了丰收与快乐。“呼奴酌白酒,劝客金叵罗”则是诗人邀请仆人斟酒,与客人共享喜悦的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关怀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越山山人迹大奇,卜居直与浮云齐。
诛茅不畏虎争穴,拓地远教龙择栖。
初来尚嫌巾履湿,住久更觉青天低。
飞旌卷旆互明灭,松窗石榻同凄迷。
时时蒸翠落书幌,往往空青沾杖藜。
山人前年不出山,丹崖绿壑时攀跻。
半筇横绝陇头路,一犁耕破芝田泥。
今日山人振衣起,飞云万里随东西。
翻腾百川雨九土,变化岂复知端倪。
云兮能舒复能卷,世间万事如蓬转。
岩崖霄汉各有时,男儿那得长偃蹇。
作歌赠君殊短短,功成旧巢莫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