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二刘裕》
《咏史·其二刘裕》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何事佛狸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髅台。

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里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佛狸(fó lí)的意思:指假装虔诚、伪装圣洁的人。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乌衣(wū yī)的意思:指黑衣服,也指官员的服装。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乌衣巷(wū yī xiàng)的意思:指穷困潦倒的人家聚居的巷道。

注释
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这里代指北方入侵者。
淮:淮河,中国东部重要河流,此处象征边境线。
中原:古代指黄河流域,这里是汉族文化中心。
髑髅台:白骨堆成的高台,象征战后的荒凉和死亡。
无巢燕子:比喻失去家园的人或物。
宁依树:宁愿依附于树,不愿回到原来的居所。
乌衣巷:南京古地名,曾是王侯贵族聚居之地,这里借指繁华的过去。
翻译
为何北魏的佛狸能够渡过淮河呢?
中原的土地上只剩下一尺高的白骨高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以历史人物刘裕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中通过“佛狸能度淮”暗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之事,而刘裕作为东晋名将,曾收复失地,诗中以“中原千尺髑髅台”象征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遗迹。

接下来的两句,“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里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燕子选择栖息在其他地方而不飞回乌衣巷,寓言了往日繁华不再,权贵家族的没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事沧桑、昔盛今衰的哀叹,以及对历史无情变迁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鹊桥仙·其一

来时夹道,红罗步障,已换青丝翠羽。

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

千觞美酒,十分幽事,归到只愁风雨。

凭谁传语牡丹花,为做取、东君些主。

(0)

即事·其一

云散春山出,人闲白昼长。

禽声答空谷,树影画斜阳。

种果期秋实,浇花趁晚凉。

行藏天已定,随分且徜徉。

(0)

粉蝶如知合断魂

一自英台魄化时,生来长是宿芳菲。

伤心只欠含章梦,不得枝头作雪飞。

(0)

鹧鸪天

素玉朝来有好怀。一枝梅粉照人开。

晴云欲向怀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

深院落,小楼台。玉盘香篆看徘徊。

须知月色撩人恨,数夜春寒不下阶。

(0)

武陵春

落了丹枫残了菊,秋色苦无多。

谁唤西风泣汨罗,吹恨入星河。

碧枝头金粟闹,曾乖翠云窝。重揉檀英忆两娥。

无奈冷香何。

(0)

一剪梅.秋雨感悲

霁霭迷空晓未收。羁馆残灯,永夜悲秋。

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睡又不成梦又休。多愁多病,当甚风流。

真情一点苦萦人,才下眉尖,恰上心头。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