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稚》
《徐稚》全文
宋 / 徐钧   形式: 七言绝句

万里冥鸿羽毛安车虽聘邈难招。

清名自足高天下,岂独南州擅得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车(ān chē)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提供安全保障。

高天(gāo tiān)的意思:指极高的天空,也用来表示极高的位置或程度。

冥鸿(míng hó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岂独(qǐ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足高(zú gāo)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的身材很高。

翻译
万里高空的大雁珍惜自己的羽毛,虽然有舒适的车辆邀请,却难以吸引它飞来。
它的清白名声足以让天下人敬仰,哪里只是南方地区能独占这种崇高的声誉呢。
注释
冥鸿:指大雁,因其在高空飞翔,故称冥鸿。
安车:古代的一种舒适车辆,常用于礼聘贤士。
邈:遥远,这里形容难以接近。
擅得:专享,独占。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对一位名叫徐稚的人物的赞美。"万里冥鸿惜羽毛"运用比喻,将徐稚比作翱翔在广阔天空中的大雁,虽然拥有高尚的品质和才能,却不愿轻易接受世俗的邀请,表现出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安车虽聘邈难招"进一步强调了徐稚的清高,即使朝廷以尊贵的车辆礼聘,他也难以被世俗的荣华所打动,坚守自我。

"清名自足高天下"直接赞扬了徐稚的名声之高,他的品德和声誉超越了世间的一切赞誉。最后一句"岂独南州擅得高"则暗示,徐稚的高尚不仅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普天之下皆知,他的声望是普遍公认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高度评价,展现了徐稚的清高品格和不慕名利的君子风范,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徐钧
朝代:宋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猜你喜欢

锦亭然烛观海棠

银烛光中万绮霞,醉红堆上缺蟾斜。

从今胜绝西园夜,压尽锦官城里花。

(0)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

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

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斋戒升于坛,拜手首至地。

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

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

昊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

慎无吹散去,坐使百谷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

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

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财复解愠,即为天下赐。

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

诚欲通神明,非徒奖州吏。

贤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0)

商歌三首·其二

白屋釜生鱼,青楼行细脍。

静思天地间,宁有私覆载。

(0)

洛阳牡丹图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誇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

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

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

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

鞓红鹤翎岂不美,敛色如避新来姬。

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异世誇嫱施。

造化无情宜一槩,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

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

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

但应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0)

诏重修太学诗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0)

初春

新年变物华,春意日堪嘉。

霁色初含柳,馀寒尚勒花。

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

独有无悰者,谁知老可嗟。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