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毒遂滔天,遗孽今犹存。
噬哜悔何及,天道宁足论。
仓卒(cāng cù)的意思:匆忙,慌忙
潮流(cháo liú)的意思:指社会上新的、时尚的风尚或潮流。
持世(chí shì)的意思:持有世上的一切事物或权力。
大轴(dà zhó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庄重、严肃。
丁字(dīng zì)的意思:指丁字形状,也指丁字形状的东西。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浮华(fú huá)的意思:形容外表繁华、华丽,内里虚浮、空洞。
浑浑(hún hún)的意思:形容思维迷糊,不清晰或不明确。
坚冰(jiān b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坚硬、坚固的冰。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履霜(lǚ shuāng)的意思:履行艰难的任务或冒险的行动。
乱源(luàn yuán)的意思:指混乱的根源或起因。
千钧(qiā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或力量极大。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滔天(tāo tiā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无法阻挡或控制。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无学(wú xué)的意思:没有学问、没有学识
相门(xiāng mén)的意思:指同辈之间互相称呼、对待。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一发(yī fà)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变化的一瞬间。
语声(yǔ shēng)的意思:指言辞或文章的声音、语调。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舟过青岛访潜楼四首(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青岛时,探访一处名为“潜楼”的地方,内心涌动的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感慨。
首句“经年不相见,既见终何言”表达了诗人久别重逢的复杂心情,既有喜悦,又有难以言表的感慨。接下来的“千钧蚀一发,欲语声复吞”则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仿佛千钧之力压在一根细发之上,想要开口却难以启齿。
“履霜至坚冰,倏见大轴翻”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经历的艰难困苦比作从霜到冰的过程,而“大轴翻”则可能象征着某种重大转折或揭露。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道德沦丧的深刻洞察。
“持世上无学,虚陋真乱源”指出社会上普遍缺乏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这是导致混乱的根源。接着,“二三浮华士,见贵宰相门”描述了一些表面光鲜、实际空洞的人物,他们追逐权贵,却不知真正的价值所在。
“肆毒遂滔天,遗孽今犹存”揭示了这些人物的恶行如同洪水猛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最后,“噬哜悔何及,天道宁足论”表达了对那些因贪婪、恶行而自食其果的人的同情与无奈,同时也对天道进行了反思。
“仓卒饫一饭,有泪盈清尊”描绘了诗人匆忙间享用了一餐,心中充满了泪水,暗示了他内心的沉重与悲凉。最后一句“驶帆丁字沽,潮流正浑浑”则以航行的场景结束,暗喻着社会风气的浑浊与混乱,以及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一路入岚堆,还惊禹凿开。
林无恶兽住,岩有好泉来。
云阵藏雷去,山根到海回。
莫辞登绝顶,南望即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