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探讨了修行与认识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通过“随师三年,咳嗽相似”这一形象的描述,暗示了在长时间的跟随与学习中,弟子与师父在某些行为习惯上逐渐趋同,象征着心灵上的接近与融合。
接着,“山僧随这老汉六年,相识还同不相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讨。山僧跟随老和尚六年,表面上看似熟悉,但实际内心深处的领悟与理解却可能如同初识,强调了修行路上的自我发现与内在成长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涉及了外在形式的模仿与内在精神的觉醒,也触及了禅宗中“见性成佛”的核心理念——真正的认识并非依赖于表面的相识或相似,而是深入内心的自我认知与觉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禅宗修行中的心性探索与自我超越的主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精神境界追求的独特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程晓诗
奕奕两仪,昭昭太阳。四气代升,三朝受祥。
济济群后,峨峨圣皇。元服肇御,配天垂光。
伊州作弼,王室惟康。颙颙兆民,蠢蠢戎膻。
率土充庭,万国奉蕃。皇泽云行,神化风宣。
六合咸熙,遐迩同欢。赫赫明明,天人合和。
下冈遗滞,焦朽斯华。矧我良朋,如玉之嘉。
穆穆雍雍,兴颂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