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贫贱与富贵的生活状态,以及经历迁谪后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世态和家庭传统的独到见解。
首句“惯处贱贫知世态”,诗人以自身经历贫贱生活的常态,洞察了世间百态。这里的“惯处”表达了长时间的适应与理解,“贱贫”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更可能暗含着社会地位的低下,而“知世态”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生活中,诗人能够深刻理解人情冷暖、世事变迁。这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次句“饱谙迁谪见家风”,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通过经历迁谪(古代官员被贬官至偏远地区)所获得的对家庭传统的深刻认识。“饱谙”意为充分了解、熟悉,这里强调了诗人对迁谪生活经历的深入体验。“迁谪”不仅是一种政治命运的转变,也是个人生活轨迹的重大转折,它让诗人有机会远离繁华,深入民间,接触更为真实的社会生活,从而对家庭的传统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家风”不仅仅是指家族的道德风尚或行为规范,更包含了对家庭情感、社会责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通过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对家庭传统价值的深刻体悟,以及在不同生活境遇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皇甫虞部
青阳一何丽,冉冉西南驰。
言念庭中树,率已萎华滋。
昔我同心友,欢宴及良时。
携手理清曲,各谓无人知。
天衢多高足,冠盖自相随。
所愿不与俱,朝亲夕生疑。
含意恋明世,皓首为君期。
谅兹久识察,红颜坐盛衰。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三
磊磊丘与坟,郁郁郭北地。
白日松柏阴,悲风四面至。
谁能黄泉下,永含未伸意。
悠悠即长夜,千载一以弃。
漫漫待明发,迢迢正遥寐。
身世非胶漆,岂得常相寄。
此物无贤愚,万岁更相致。
神仙不可知,服食苦中置。
美酒与佳人,携手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