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角(āi jiǎo)的意思:形容悲伤或凄凉的声音。
出空(chū kōng)的意思:表示没有结果、没有收获或没有成就。
风韵(fēng yù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雅。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飘残(piāo cán)的意思:形容衣物、纸张等被风吹得残破不堪。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泉(shān quán)的意思:形容山中清澈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邪的心灵。
松鬣(sōng liè)的意思:比喻事物的细小部分或残余物。
俗耳(sú ěr)的意思:指平常人所能听到的常识、常话,即常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俗语。
危楼(wēi lóu)的意思:危险的楼房。形容建筑物不稳固,有倒塌的危险。
五声(wǔ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音乐天赋不好,音乐感不强。
无准(wú zhǔn)的意思:没有准确的标准或规定
摇风(yáo fēng)的意思:摇动风,指摇动空气,引起风起。
主盟(zhǔ méng)的意思:联合为了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同盟
- 鉴赏
这首诗以松为题,借松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首联“松鬣摇风韵最清,如何纸上作松鸣”,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松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其韵致清雅脱俗,即便是在纸上描绘,也仿佛能听到松涛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颔联“海潮夜梵三千丈,哀角危楼十五声”,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海潮与夜梵的宏大景象与松树相联系,暗示松树不仅存在于自然之中,更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同时,“哀角危楼十五声”又增添了几分悲凉与深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维。
颈联“流出空山泉自语,飘残明月雁孤横”,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心灵的对话。泉水从空山中流淌而出,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明月下的孤雁则孤独地横跨天际,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生命的孤独之美。这一联通过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尾联“莫言俗耳听无准,还有松坛是主盟”,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呼吁,强调即便是世俗之人,也能通过聆听自然之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理与美好。松坛作为自然与精神的交汇点,成为了评判与引领的标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周围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审美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太常谪官不赴十五年矣精修梵行与世尘绝圣主求旧一月三迁勉赴留省之命聊成二章以抒鄙素·其一
言公祠畔水曾流,枫冷红飞建业舟。
一出不教猿鹤怨,千秋重睹凤凰游。
清曹总是阿兰若,净行依然老比丘。
见说护持功业就,灵山佛会未曾收。
肖甫兄治浙师功成召拜御史大夫行左司马事道过吴门轻舟入访弇中赋此赠别得二章·其二
君王不爱彻侯章,大将仍分副相床。
攀卧万人阗槜李,参差两地满甘棠。
家家尸祝烦巫史,字字讴谣上太常。
今日表公文士用,顿令毫翰有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