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督军南赣过草萍驿》
《督军南赣过草萍驿》全文
明 / 潘希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草萍过我已三回,四壁留题半杂苔。

雾散晓村红树出,云归晴岫翠屏开。

州连衢信雄东浙,路绕冈峦上台

一扫尘氛天万里,清风应逐使旌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氛(chén fēn)的意思:指尘土弥漫的气氛,形容事物昏暗、沉闷或萧条无望。

翠屏(cuì píng)的意思:形容山色、树木等呈现出翠绿色,景色美丽。

冈峦(gā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起伏,连绵不绝。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扫尘(sǎo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或积累,比喻清理心灵、除去污垢。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雾散(wù sàn)的意思:雾散是指雾气消散,形容困惑、迷茫的事物逐渐明朗化或疑虑、误会等逐渐消除。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鉴赏

这首明代潘希曾的《督军南赣过草萍驿》描绘了督军途经草萍驿站的情景。首句“草萍过我已三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暗示此地对他而言并不陌生。次句“四壁留题半杂苔”,则展示了驿站墙壁上斑驳的题字,增添了历史的痕迹和沧桑感。

第三句“雾散晓村红树出”,通过雾气消散后晨曦中村庄与红树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景色。第四句“云归晴岫翠屏开”,进一步描绘了山峦间云雾缭绕,如同翠色屏风展开的画面,富有诗意。

第五、六句“州连衢信雄东浙,路绕冈峦接上台”,描述了督军所经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道路蜿蜒,连接着东部浙江的交通要道,显示出其军事地位的显赫。

最后一句“一扫尘氛天万里,清风应逐使旌来”,寓意督军的到来能带来清新的气象,象征着扫除地方的纷扰,期待着清风伴随着他的旌旗,带来安宁与希望。整首诗以景寓情,既写景又寄寓对督军的赞美和期待。

作者介绍

潘希曾
朝代:明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猜你喜欢

和白云庵七首·白云庵

白云无种满地生,有时出山为雨露。
老僧惆怅望云归,尽日庵前自来去。

(0)

和白云庵七首·清风轩

老僧拂榻人不知,独与清风事来去。
朝昏宴坐向轩中,此身便是清风主。

(0)

和刘卿材十咏·草市

冲市柴鱼集,应山鸡犬号。
问知人苦乐,米价不多高。

(0)

和百塔寺四首·四开亭

亭前流水醒客耳,亭上白云开客颜。
老僧有意厚来往,四面更令看好山。

(0)

和刘卿材十咏·野庙

中国浮图盛,祈禳渐不过。
吾民非独困,山鬼恨尤多。

(0)

和百塔寺四首·听泉

五音入耳大声散,情性破碎不可完。
而今虞舜欲仪凤,愿献泉谱为韶源。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