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基低且狭,半被石岩分。
水响常如雨,林寒忽聚云。
此处能通荡,僧家却不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游历雁荡山宝冠寺时所作,描绘了寺庙的独特环境和诗人所感。首句“寺基低且狭”,写出了寺庙坐落在地势低矮且狭窄的山石间,显得古朴而幽深。次句“半被石岩分”,进一步强调了山岩对寺宇的环绕,营造出一种险峻而静谧的氛围。
“水响常如雨”描绘了流水声仿佛持续不断的轻雨,增添了寺庙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而“林寒忽聚云”则通过描绘树林在寒冷中聚拢云雾,展现了季节变换和山中气候的特点,给人以清冷之感。
“空房人暂宿,半夜雁初闻”两句,诗人寓情于景,夜晚住宿在空寂的房舍,听到雁鸣,更显孤独与静寂,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生命的律动。
最后,“此处能通荡,僧家却不云”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能够通达心灵,洗涤尘俗的理解,而“僧家却不云”则以反问的方式,暗示了僧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生活环境的禅意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荡山宝冠寺的自然景观和禅意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禅意生活的向往和领悟。
一壑久藏胜,数椽忽开亭。
方塘荫瓦影,净见鲂鲤行。
主人有嘉招,转柁失高城。
不知几摇兀,杙舟上峥嵘。
尊酒酌芳醁,园蔬煮柔青。
翩翩射鸭弓,一笑翻綵翎。
那知海陬侄,斗粟忘归耕。
馀生信萍梗,归梦识林坰。
涨水有回波,故乡岂无情。
一醉会有日,因之濯尘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