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臂(bǎ bì)的意思:指两人相互交谈或互相交流的姿势,也比喻友好亲近的关系。
定性(dìng xìng)的意思: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将其归类为特定的性质或类别。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过去(guò qù)的意思:表示时间上已经过去的事情或者已经结束的状态。
含春(hán chūn)的意思:含有春天的气息,形容某物充满生机和希望。
冱阴(hù yīn)的意思:冱阴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天气寒冷、阴冷。
欢会(huān huì)的意思:指欢乐的聚会或喜庆的集会。
介石(jiè shí)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关键时刻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
来兹(lái zī)的意思:指事物的到来或者发生。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朋来(péng lái)的意思:指朋友来到,表示友谊之至。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三复(sān f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反复推敲、修改,达到精雕细琢的程度。
时教(shí jiào)的意思:及时教导、及时指点
殊胜(shū shèng)的意思:非常优秀或出众,超越寻常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思过(sī guò)的意思:反思自己的过错并主动改正。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轩羲(xuān xī)的意思:指天子、君主
摇摇(yáo y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摇晃晃,即将倒塌或崩溃。
义例(yì lì)的意思:
(1).阐明义理的事例。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魏书·张吾贵传》:“三旬之中, 吾贵 兼读 杜 服 ,隐括两家,异同悉举。诸生后集,便为讲之,义例无穷,皆多新异。”
(2).著书的主旨和体例。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 太原 王劭 又録 开皇 、 仁寿 时事编而次之,以类相从,各为其目,勒成《隋书》八十卷。寻其义例,皆準《尚书》。”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唐 五代 史书皆公( 欧阳修 )手所修,然义例絶有不同者。”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余编《桐城文録》,义例多与 存庄 手订。”一刹(yī shā)的意思:一瞬间;极短的时间。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 鉴赏
这首清代李传元的五言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朔风凄以栗”,形象地写出北风吹过使人战栗的寒冷,紧接着“万物含春姿”则暗示着春天的气息潜藏在万物之中。接下来,“冱阴一阳伏”描述了冬至时节,阴寒中蕴含着生机勃发的力量。
“三复朋来辞”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而“升陵羡飞锡”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秋气虽清,但诗人并不感到悲伤,反而欣赏这种宁静。“一切为一刹”可能是指世间万物皆瞬息万变,而此时此刻尤为珍贵。“是说楞伽时”引用佛家典故,暗示诗人在此刻领悟到了超越世俗的智慧。
“摇摇思过去,茫茫待来兹”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显示出内心的深沉与哲思。接着,诗人赞美自己的坚定性格,“介石具定性”,并鼓励自己像树木一样坚韧不屈,“林节无懦枝”。
最后两句“时教泯义例,殊胜绝寻维”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常规、寻求真理的独特见解,认为这是极其难得的成就。结尾处,诗人表达对相聚欢乐时光的怀念,期待再次携手共游,意境悠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冬日景色与个人心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