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物(bǎo wù)的意思:形容某物非常宝贵,如同黄金一样珍贵。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朝饭(cháo fàn)的意思:朝饭指的是早饭,是人们一天中的第一餐。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来至(lái zhì)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从某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
璞玉(pú yù)的意思:指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人未经修饰或磨炼的本质。
轻裘(qīng qiú)的意思:指穿着轻薄的衣物,形容人穿着寒冷的季节里穿着不够保暖。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未售(wèi shòu)的意思:未售指的是尚未出售或未被买走的商品或财产。
五城(wǔ chéng)的意思:指围绕中心城市而建的四个附属城市,形容城市规模庞大,繁荣昌盛。
小民(xiǎo mín)的意思:小民是指普通百姓,也可以指平凡、无权无势的人。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刖足(yuè zú)的意思:指自毁前途,自我削足。比喻做事不计后果,损害自己的利益。
糟糠(zāo kāng)的意思:形容夫妻感情深厚,互相关心和支持。
至宝(zhì bǎo)的意思:指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或人。
轻裘肥马(qīng qiú féi mǎ)的意思:指人物衣着轻薄,坐骑肥壮,形容生活富足安逸。
- 鉴赏
这首诗《行路难(其五)》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创作。诗中通过卞和献璞玉的故事,以及后世对至宝的忌讳,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卞和入山得璞玉”,开篇即以古代传说引入,讲述卞和在深山中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接着,“献之未售先刖足”描绘了卞和将玉石献给君主,却因未能得到赏识而遭受割脚之刑的悲惨遭遇。这一情节寓意着才华横溢者在现实社会中可能遭遇的不公待遇。
“秦王易以十五城,赵国不与终受兵”两句,进一步对比了不同君主对待至宝的态度,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而赵国则因拒绝而最终遭受战争的侵扰。这不仅反映了权力与财富的交换,也暗示了对至宝价值的不同认知和处理方式。
“从来至宝物所忌,锥刀之末今人争”指出自古以来,真正的珍宝往往受到排斥,而微不足道的小利却被世人竞相争夺。这不仅是对历史现象的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批判。
“小民止可求粗足,朝饭糟糠暮饘粥”强调了普通人只能追求基本生活,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通过对比贵族的奢华生活(“轻裘肥马不易誇”)与普通百姓的艰苦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切忧虑。
最后,“有司视尔如仇家”揭示了官僚体制对普通民众的冷漠甚至敌视态度,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综上所述,《行路难(其五)》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陈恭尹对人性、社会和权力关系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批判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奉酬孟能静见贻之什
公生富贵家,被服同寒俊。
一官成一集,诗学源流正。
后生竞传诵,心服非猊敬。
岂惟言语工,先后典七郡。
鸱鸮怀好音,鸿雁托安定。
纷华剧相攻,不战以道胜。
五十未为老,卧疴谢朝请。
世议日以隘,强起宁肯更。
忆昨临新安,味同获亲近。
一朝惊送别,桀黠共相庆。
顷余续州乘,特笔纪善政。
岁晏客衢城,因风辱佳咏。
清时故将军,吾党大司命。
后凋松柏姿,弥烈姜桂性。
彼昏冒宠荣,会有暗鬼侦。
相期身后名,永与日星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