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泉(bǎi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源丰富、泉水众多。
初夏(chū xià)的意思:初夏指的是夏季的开始阶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刚刚开始或初步发展的状态。
东国(dōng guó)的意思:指东方国家,特指日本。
虹桥(hóng qiáo)的意思:虹桥是指彩虹的两端,比喻事物的两个极点或两个相对立的方面。
两省(liǎng shěng)的意思:指两个省份或地区之间的差距或争议。
麦秀(mài xiù)的意思:指外表美丽、光鲜,内在却空虚、贫乏的现象。
鸣鞭(míng biān)的意思:指赶车或骑马时鞭子发出响声,比喻号令传达到位,行动迅速有力。也可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青郊(qīng jiāo)的意思:指郊外的青翠草木,形容自然环境清幽、宜人。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卫水(wèi shuǐ)的意思:指保卫水源,保护水资源的意思。
夏天(xià tiān)的意思:夏天指的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也是气温最高的季节。在成语中,夏天常常象征着炎热、热闹和繁忙。
遥源(yáo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遥远。
迤逦(yǐ lǐ)的意思:形容曲折迂回,蜿蜒曲折。
运河(yùn hé)的意思:比喻思维灵活、反应迅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运河两岸的壮丽景色与繁忙景象。首联“浓露暄曦初夏天,虹桥迤逦缓鸣鞭”以清晨露水和温暖阳光为背景,虹桥蜿蜒,马鞭轻缓,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颔联“运河重渡踰三月,卫水遥源溯百泉”则转而描述运河的漫长旅程,跨越三月时光,卫水源头追溯至百泉,展现了自然之美的辽阔与深远。
颈联“东国漫留西去马,南风仍送北来船”通过对比东西方向的马匹与南北方向的船只,表现了不同方向的流动与交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尾联“青郊麦秀摇晴浪,所幸占秋两省连”以青绿的麦田和晴空下的波浪作为收尾,预示着丰收的秋天即将来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以及季节交替的感慨与庆幸。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生机,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及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连守植道傍木
道傍木,夹道参参如合屋。
种之毫末成合抱,太守慈仁辅生育。
古来善政盖有数,道路开通亦其目。
芟除翳秽平险阻,坚固桥梁便舻舳。
何为万柯随曲直,化此长龙被崖谷。
由吾太守爱民深,孜孜利民惟不足。
以为烈日长道难,加兹岭外炎暑酷。
黄茅郁蒸之烈气,重岚固结之浓毒。
不得清阴萦且纡,何处憩息而踯躅。
令如源泉下斯行,长原太山秀可掬。
桐榕枫果随所遇,惟其茂密佳荫速。
何公之心父母心,后人当如子孙续。
勿剪勿拜勿拗斸,蠹朽便可添新绿。
封州学东池岁率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公补之至以绍兴己已之春夏偶微旱至秋掌计者告匮试出池鱼则比旧加三倍得众谓公躬自临池鱼不化为苞苴故所获如是观如居士曰汉武帝时海旁民入租渔海鱼不胜计县官利而取之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再来由是知物之繁夥皆天道益寡之意教授念念以廪饩不继为忧则盛池鱼以丰其入亦天意哉戏赋之
县官渔海鱼不登,捐以予民鱼乃复。
一物丰耗皆有道,大抵天心怜不足。
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
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
池鱼卖钱补司计,此是从来学宫例。
今年张网牵紫鳞,鱼出钱归称数倍。
青衿摩腹谈经史,笑谓东池昔无此。
岂识先生东海头,一竿不数任公子。
《封州学东池岁率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公补之至以绍兴己已之春夏偶微旱至秋掌计者告匮试出池鱼则比旧加三倍得众谓公躬自临池鱼不化为苞苴故所获如是观如居士曰汉武帝时海旁民入租渔海鱼不胜计县官利而取之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再来由是知物之繁夥皆天道益寡之意教授念念以廪饩不继为忧则盛池鱼以丰其入亦天意哉戏赋之》【宋·郑刚中】县官渔海鱼不登,捐以予民鱼乃复。一物丰耗皆有道,大抵天心怜不足。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池鱼卖钱补司计,此是从来学宫例。今年张网牵紫鳞,鱼出钱归称数倍。青衿摩腹谈经史,笑谓东池昔无此。岂识先生东海头,一竿不数任公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8067c69ca6b540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