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河(dà hé)的意思:指宽广、壮丽、奔流不息的河流,常用来形容气势雄伟或规模宏大的事物。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桑海(sāng hǎi)的意思:指茫茫无边的桑树林海,形容茂密繁多的桑树。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濯足(zhuó zú)的意思:指洗净脚足,泛指放松休息,解除疲劳。
太清(tài qī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澈,没有杂质和污垢。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鉴赏
此诗《日本杂事诗(其二十四)》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异域风土人情的独特感受与想象。
首句“濯足扶桑海上行”,以“濯足”这一动作描绘了诗人仿佛踏入了遥远的东方国度,踏上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扶桑海,暗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旅行体验。扶桑,古代传说中的东方神国,此处借指日本,暗含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
次句“眼中不见大河横”,则通过视觉意象的对比,强调了诗人眼中的日本景象与传统中原文化中的大河景观形成鲜明反差,或许隐喻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与中原文化的差异性。
“只应拄杖寻云去,手挈卢敖上太清。”这两句进一步展开诗人的想象与行动。诗人似乎决定放下尘世的束缚,手持拐杖,踏上寻找云雾之中的旅程,甚至想要追随古代神话人物卢敖(相传为仙人)一同飞升至天界。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日本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理解,以及对其中蕴含的神秘与超自然元素的浓厚兴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黄遵宪对日本文化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对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开放态度和探索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德崇
一别二十年,颜面尚如旧。
岂惟不改颜,长贫能固守。
自烹阳羡茶,旋酌金陵酒。
聊以叙契阔,为问当时友。
半死半漂零,所馀惟某某。
增予感慨怀,停杯复低首。
翻思天地间,万物无不朽。
人比物虽灵,安得与天久。
弃置且勿言,君姑酌大斗。
题画屏次国贤韵·其二
长桥跨蛟溪,青山绕四周。
闻君年少时,扁舟泊溪头。
临深戒在心,坐卧不出舟。
于今二十年,乃复思追游。
追游不可得,官职相牵留。
溪上采莲曲,山中采芝讴。
采芝贵及春,采莲贵及秋。
秋无蛟龙害,春无虎豹忧。
二者不可兼,问君欲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