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我想到那最高的头陀房
还能辨认出桂花树下的惠宗居所
- 注释
- 头陀:指佛教中的苦行僧。
上方:最高处,这里可能指修行者的住处。
桂阴:桂树下的阴凉处,代指清静之地。
惠宗: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佛教高僧。
房:房屋,这里指僧舍。
行:行走,行动。
恋烧:留恋焚烧的香火。
归:返回。
晚:傍晚,天色已晚。
字香:残留的香气,可能是书卷或香烛的味道。
- 鉴赏
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段成式的《送僧二首(其二)》中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佛法的怀念之情。
"想到头陀最上方"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敬仰与向往。"头陀"是指佛教修行者常居住的地方,通常位于山顶或高处,而"最上方"则强调了这种地方的清净和高远。这里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观,更蕴含着诗人对禅学、佛法的追求与向往。
"桂阴犹认惠宗房" 这一句通过对过去记忆的回顾,表达了对旧友旧地的思念。"桂阴"指的是桂树下形成的阴凉,而"惠宗房"则是指某位高僧或诗人朋友曾居住的地方。这里的"犹认"意味着时间过去后依然能辨识出那熟悉的景象,体现了对往昔友情的不舍和怀念。
"因行恋烧归来晚" 这句话写出了诗人送别之际的心境。"因行"是指因为要离去,而"恋烧"则是一种香料,在这里用来表达对佛法或朋友的留恋之情。"归来晚"表明了诗人在送别之后,内心的不舍和回返所需的时间,反映出了一种离愁。
"窗下犹残一字香" 这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点睛之笔。在这里,"窗下"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空间,而"犹残一字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香味尚存,更寓意着那份深厚的情谊与记忆依旧留存。"一字香"在此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以及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其三
故园山水真奇哉,三径兰菊当年栽。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
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
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蹠俱尘埃。
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
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罍。
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
兰阶彫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
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
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
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还飞来。
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馀哀。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其三》【宋·朱槔】故园山水真奇哉,三径兰菊当年栽。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蹠俱尘埃。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罍。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兰阶彫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还飞来。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馀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767c71506a235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