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溪书事》
《安溪书事》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溪流不极,夕雾起岚阴。

虚邑带寒水,悲风号远林。

涵山日欲晦,窥阁景方沉。

极目无遗眺,空令愁寸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极(bù jí)的意思:极端、过分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虚邑(xū yì)的意思:指虚构的城邑,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安溪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清溪流不极”以流水喻时间之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如同溪水一般永不停歇。接着“夕雾起岚阴”描绘出傍晚时分,雾气从山谷间升起,笼罩着一片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虚邑带寒水”中的“虚邑”可能指的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与“寒水”相呼应,给人一种冷清、孤寂的感觉。而“悲风号远林”则通过“悲风”的呼啸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孤独感,将自然界的风声与诗人的主观情感巧妙融合。

“涵山日欲晦”一句,通过“涵山”(可能是指山中云雾弥漫)和“日欲晦”(太阳即将隐没),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昏暗、压抑的环境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变化。最后,“窥阁景方沉”中的“窥阁”可能指的是诗人站在某个高处,向下俯瞰,看到的景象正在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这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景象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也有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将上惠阳舟中望罗浮即事呈王太守·其十三

飞云顶路使君开,子日亭临见日台。

东岱日观那有此,曜灵先为曜真来。

(0)

将上惠阳舟中望罗浮即事呈王太守·其八

罗浮敌体似夫妻,离合时时影不齐。

瀑水中分烟雨外,浮东忽似在罗西。

(0)

将上惠阳舟中望罗浮即事呈王太守·其七

招手终年倚郡楼,丰湖一到解离愁。

山如浮碇连双岳,江似鹅城合一流。

(0)

将上惠阳舟中望罗浮即事呈王太守·其二

江水冬来细作渠,绝愁乾到宝潭墟。

四更上缆乘寒月,行到天明十里馀。

(0)

乞顾生写真·其一

两世名家作画师,黄荃父子及徐熙。

太仓顾氏今神妙,待诏金门有虎儿。

(0)

知道·其二

风花欲去向谁边,化作香泥色尚鲜。

最是东君无力甚,难留一片画栏前。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