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其二》
《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才方浚发,兄老更疏迂。

君自轩轩鹤,吾今泛泛凫。

方折腰具,能作列仙儒。

钧是亡羊事,清樽稍可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方(cái fāng)的意思:指有才能的人在各自领域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泛泛(fàn fà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没有具体的限定。

方折(fāng shé)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变化。

浚发(jùn fā)的意思:指梳理头发,使头发整齐、美观。

老更(lǎo gēng)的意思:指人年纪大,经验丰富,能力强,德行高尚。

列仙(liè xiān)的意思:指在神话传说中,被封为仙人的人物列举起来,形容仙人众多。

亡羊(wáng yáng)的意思:指失去了羊,也泛指失去了东西或者失去了机会。

轩轩(xuān xuān)的意思:形容车马行驶的声音或人走路的声音洪亮、有力。

轩鹤(xuān hè)的意思:比喻高飞的鹤鸟,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才华出众。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翻译
弟弟才华正崭露头角,哥哥年纪大了更加疏远世俗。
你像自高自傲的白鹤,我现在就像随波逐流的野鸭。
何处能找到那鞠躬尽瘁的职位,能让我成为超凡脱俗的隐士呢?
这些都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事情,不如借酒浇愁,稍作欢愉。
注释
弟才:弟弟的才华。
浚发:崭露头角。
兄老:哥哥年老。
疏迂:疏远世俗。
轩轩鹤:自高自傲的白鹤。
泛泛凫:随波逐流的野鸭。
折腰具:鞠躬尽瘁的职位。
列仙儒:超凡脱俗的隐士。
亡羊事: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事。
清樽:清酒。
稍可娱:稍作欢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兄弟之间的互动为背景,表达了对弟弟才华初露和自己年长而略显疏阔的感慨。他将弟弟比喻为轩昂的仙鹤,暗示弟弟有着出众的才华和高洁的品性;而自己则自比为泛泛之凫,流露出谦逊和自我反思的态度。

诗人询问何处可以找到合适的机会,让弟弟施展才能,成为像仙人一样的学者。他以“亡羊事”来形容当前的境况,意味着虽然有所缺失,但通过共享清樽,共饮的乐趣也能带来片刻的欢愉。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弟弟的期待和对自己生活的淡然态度,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哲思。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送邵汉旬归兰溪

屈指兰溪路,乘风四日程。

江声欹枕急,山色满船轻。

汝自谋行止,人谁解送迎。

金华仙洞里,瑶草石台生。

(0)

闻高斋还公安

别离不觉易,过后悔常迟。

此老己归去,何时重见之。

岭云缄旧草,江月忆新诗。

零落寻山寺,虚斋只梦思。

(0)

闻蝉

何处蝉声唱,随风过短墙。

却疑弦里出,故傍柳边长。

万物惊秋气,孤城入夕阳。

自怜双白发,对尔惜年光。

(0)

客舍

行役殊无已,其如岁晏何。

宦情因拙澹,乡梦入秋多。

月巷千砧发,霜天一雁过。

吾庐今夜好,可惜掩松萝。

(0)

锡山道中

风起晚凄凄,愁云堕渐低。

近人山鬼泣,当路竹鸡啼。

百里无烟火,孤城只鼓鼙。

故园枫树外,归梦绕梁溪。

(0)

送练中丞遗裔归家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官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馀故垒。

长陵松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巀嶪。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歌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