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蝶吹花冷,新蕉覆枕迟。
《观卧佛·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场景,通过对“卧佛”这一主题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梦境的深刻思考。
首联“卧佛何年寺,声闻倦辟支”,开篇即以“卧佛”为中心,引出对历史与时间的追问,暗示了佛像历经岁月的沧桑,同时也暗含了对“声闻”与“辟支”这两种佛教修行层次的对比与反思,体现了对佛教哲学的深入理解。
颔联“三身醒幻影,一蛰蜕希夷”,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探讨。这里,“三身”指的是佛的法身、报身和应身,象征着佛性的不同显现;“幻影”则暗示了世间一切皆是虚幻,不永恒不变。而“一蛰蜕希夷”则可能是在比喻生命的轮回与转化,如同冬眠后的昆虫破茧而出,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达到精神升华的状态。
颈联“古蝶吹花冷,新蕉覆枕迟”,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蝴蝶在冷风中飞舞,新长的芭蕉叶覆盖着枕头,时间仿佛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之外的宁静与深思。
尾联“梦回人换世,槐荫下南枝”,将个人的梦境与更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命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梦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暗示了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微小与无限可能性。同时,“槐荫下南枝”这一意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人生方向与归宿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梦境以及宇宙奥秘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