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卧佛·其一》
《观卧佛·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卧佛何年寺,声闻辟支

三身幻影,一蛰蜕希夷

古蝶吹花冷,新蕉覆枕迟。

梦回人换世,槐荫下南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辟支(pì zhī)的意思:指能够辨认是非、分辩是非的能力。

吹花(chuī huā)的意思:指吹走花朵,比喻一切都毁灭殆尽。

幻影(huàn yǐng)的意思:指虚幻的影子或幻觉。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三身(sān shēn)的意思:指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三种不同的身份或角色。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希夷(xī yí)的意思:希望和悲伤共存,既希望又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场景,通过对“卧佛”这一主题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梦境的深刻思考。

首联“卧佛何年寺,声闻倦辟支”,开篇即以“卧佛”为中心,引出对历史与时间的追问,暗示了佛像历经岁月的沧桑,同时也暗含了对“声闻”与“辟支”这两种佛教修行层次的对比与反思,体现了对佛教哲学的深入理解。

颔联“三身醒幻影,一蛰蜕希夷”,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探讨。这里,“三身”指的是佛的法身、报身和应身,象征着佛性的不同显现;“幻影”则暗示了世间一切皆是虚幻,不永恒不变。而“一蛰蜕希夷”则可能是在比喻生命的轮回与转化,如同冬眠后的昆虫破茧而出,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达到精神升华的状态。

颈联“古蝶吹花冷,新蕉覆枕迟”,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蝴蝶在冷风中飞舞,新长的芭蕉叶覆盖着枕头,时间仿佛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之外的宁静与深思。

尾联“梦回人换世,槐荫下南枝”,将个人的梦境与更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命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梦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暗示了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微小与无限可能性。同时,“槐荫下南枝”这一意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人生方向与归宿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梦境以及宇宙奥秘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一四二

自有悭惜人,我非悭惜辈。

衣单为舞穿,酒尽缘歌啐。

当取一腹饱,莫令两脚傫。

蓬蒿钻髑髅,此日君应悔。

(0)

诗三百三首·其七十八

卜择幽居地,天台更莫言。

猿啼溪雾冷,岳色草门连。

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

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

(0)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七

骝马珊瑚鞭,驱驰洛阳道。

自矜美少年,不信有衰老。

白发会应生,红颜岂长保。

但看北邙山,个是蓬莱岛。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七

我闻天台山,山中有琪树。

永言欲攀之,莫晓石桥路。

缘此生悲叹,幸居将已慕。

今日观镜中,飒飒鬓垂素。

(0)

明妃曲四首·其三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殿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0)

天津桥望洛城残雪

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

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