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更献平胡颂,重上燕然扫绿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将帅(jiāng shuài)的意思:将帅是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中具有统治地位的人。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霜凌(shuāng lí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榆林(yú lí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风貌。
羽檄(yǔ xí)的意思:指用鸟羽制成的檄文,代表着传递军令或战争消息的重要性。也用来形容传递消息迅速、远播的意思。
玉门(yù mén)的意思:指宝贵的机会或重要的关口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云冻(yún dò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到极点,天寒地冻。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壮阔景象与紧张氛围。首句“万里黄云冻不开”以辽阔的视野和严寒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寒冷的氛围。接着“榆林秋早雁声哀”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凄凉与孤独,大雁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边关的寂寞与苦楚。
“玉门不见降王款,羽檄翻从绝域来”两句,通过对比玉门关的静默与边疆的战事频繁,展现了边防的紧张局势。玉门关本是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但在诗人眼中却显得异常平静,反衬出边疆的动荡不安。羽檄,古代紧急军事文书,此处用来形容边疆战事的紧迫与频繁。
“北地风霜凌汉节,中原将帅列云台”则赞美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忠诚。北地的风霜考验着他们的意志,他们以汉节为象征,坚守边疆,保卫国家。中原的将帅们则以功勋载入史册,位列云台,成为后世敬仰的对象。
最后,“何人更献平胡颂,重上燕然扫绿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诗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歌颂边疆的和平,如同当年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一样,让和平的光辉再次照亮这片土地。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边疆局势的忧虑,期盼早日实现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防的紧张与和平的渴望,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深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