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苇鱼沈藻,攀藤鸟出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骆 家 亭 子 纳 凉 唐 /戎 昱 江 湖 思 渺 然 ,不 离 国 门 前 。折 苇 鱼 沈 藻 ,攀 藤 鸟 出 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国门(guó mén)的意思:指国家的边境或国界。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侵星(qīn xīng)的意思:侵犯、侵害星星,形容欺凌弱小或不可一世的行为。
神清(shén qīng)的意思:形容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神焕发。
生衣(shēng yī)的意思:指新生婴儿出生后所穿的衣物。
诗篇(shī piān)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诗(总称)。这些诗篇写得很动人。(作主语)
(2) (名)比喻生动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构成]
偏正式:诗(篇
[例句]
这是光辉的诗篇。(作宾语)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小酒(xiǎo jiǔ)的意思:指的是喝一些少量的酒。也可以表示喝酒的习惯或者表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翻译
- 思绪飘荡在广阔的江湖之中,心却始终围绕着国门。
弯腰拾起折断的芦苇,鱼儿沉在水草间;攀附着藤蔓的鸟儿消失在袅袅炊烟中。
穿着简朴的衣物,更适合在水边竹林生活,小酌一杯酒也能融入诗的意境。
不要责怪我深夜未眠,只因神清气爽,不愿离去。
- 注释
- 江湖:指代广阔的民间社会或自然环境。
国门:国家的城门,象征着国家和故乡。
折苇:折断的芦苇,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辛或自然的馈赠。
沈藻:沉在水中的水草,可能暗示宁静的水边生活。
生衣:简朴的衣服。
水竹:水边的竹子,代表清雅的生活环境。
侵星坐:深夜坐着。
神清:精神清爽。
不欲眠:不想睡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江湖之间,心境清幽,不受尘世羁绊,即使身处国门之前,也能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宁静。
“折苇鱼沈藻”一句,生动地描写了水边垂钓的情景,其中“折苇”指的是拨开芦苇去钓鱼,而“鱼沈藻”则是形容鱼儿潜入水底的深处。这个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态度。
“攀藤鸟出烟”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意象,通过攀附在藤蔓上的鸟儿吐气如烟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里的“烟”,既可以理解为鸟儿呼出的白气,也可以引申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迷离美。
接着,“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他选择在清新的水边竹林中缝制衣物,享受着简朴而纯净的生活;同时,小酌美酒,也成为他创作诗歌的灵感之一。这些细节都显示出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热爱。
最后,“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于星辰的观察与沉思。他坐在露天中,与繁星为伴,即便是夜深也不愿入睡,因为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清醒,使他对周围环境有着超乎常人的感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华山图
太华五千仞,石色青如苔。
崭然表西极,肇自鸿濛开。
河流破石雷霆激,父老空谈巨灵迹。
山寒五月疑清秋,鸟飞不过仙掌侧。
我欲上从羽客云台间,铁锁高县犹可攀。
千叶池莲食之久不死,明星玉女相往还。
相往还,人间万劫才一息。
峰头大笑惊下方,日落咸阳秋草碧。
采芝生诗三首·其一
功名不可恃,利禄恒为愆。
举世纷蚁集,伊人倏鸿骞。
十年不出户,上友绮与园。
金芝敷九葩,煌煌生石间。
朝阳晞宿露,光辉一何鲜。
采之备服食,度世希神仙。
永谢城市人,振衣百尺巅。
黄虞怅已远,肆志独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