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虹(bái hóng)的意思:白虹是一个形容词,意为白色的彩虹。通常用来形容极其罕见和美丽的景象。
村戍(cūn shù)的意思:指边远地方的军队或守备军队。
登望(dēng wàng)的意思:登上高处观望。
逢逢(féng féng)的意思:指连续不断地遇到或发生某个事情。
路向(lù xiàng)的意思:指方向、前途或目标。
蛮村(mán cūn)的意思:指偏僻、落后的村庄。
骑气(qí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骄傲自满,不顾他人感受。
气应(qì yìng)的意思:在某种情况下,气氛或环境的变化会引发相应的反应。
戍鼓(shù gǔ)的意思:指在戍守边疆时,夜晚鼓声传达警戒信息。比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炎荒(yán huā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干旱荒芜的景象。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 翻译
- 走完了炎热荒野的道路向东行,夜晚在蛮荒村庄听到戍楼的鼓声敲响。
遗憾的是没有像王朔那样的人一同登高眺望,骑行的气势应当如同白色的虹霓。
- 注释
- 炎荒:极热而荒芜的地方。
蛮村: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
戍鼓:守卫边疆的士兵击打的鼓声,表示军事戒备或时间。
惜:可惜,遗憾。
王朔:这里可能指代某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历史上的人物。
登望:登高远望。
骑气:骑行的气势。
白虹:白色的虹,象征着气势如虹。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边塞行军景象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壮阔边疆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行尽炎荒路向东"一句,以"行尽"表明旅途的远达,同时"炎荒"二字营造出一个荒凉炙热的景象,"向东"则指引了诗人的脚步方向,暗示着远征的艰辛和目的的坚定。
接下来的"蛮村戍鼓夜逢逢"一句,以"蛮村"指代边疆地区的落后与荒凉,而"戍鼓"则是军事警报的声音,这里用"夜逢逢"来形容其声音之连绵不断,传递出一种紧张而又孤独的情绪。
"惜无王朔同登望"一句中,"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景仰,而"王朔"则是古代边塞名将,这里用来比喻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同登望"则是希望能与之共赏边疆壮丽之景,传递出一种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无限向往。
最后一句"骑气应须似白虹",以"骑气"形容军马之威猛,而"应须"二字则强调了这种威势是自然而然的,"似白虹"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壮观的景象。
整体上,这段诗句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对边疆、对英雄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壮阔军旅生活的独特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子字韵呈郑太玉
斯文不可见,犹欣识之子。
端如逃虚空,而闻跫音喜。
历历海南事,细话倾我耳。
悠悠世上情,毁誉私彼己。
是事姑置之,斯文长已矣。
风味契渊明,流落逾子美。
从来直如弦,多作道边死。
寄声柳柳州,未用斩曲几。
和郭子骏见寄
西山南浦郁相望,中有万里之长江。
篮舆何许访有道,江亭垂柳复垂杨。
道家诸天屹高阁,井冽寒泉亦不恶。
胡携苍璧澡雪我,为我托乘上寥廓。
晚吟萧寺揽层轩,龙蛇参天清昼寒。
炎官火伞吁可畏,清风枕簟不知还。
归来惠我唾珠玉,明窗棐几颇三复。
小人尘埃故无奇,拜命一辱聊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