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杂诗·其二》
《扬州杂诗·其二》全文
清 / 师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廿四桥边迹已尘,几家园馆互争新。

林峦出没难为画,山水零星可人

地夹江淮形势,土兼南北精神

雨丝风片娇无那,谁起王郎赋冶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家园(jiā yuán)的意思:家园指的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代表着家庭和家人。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林峦(lín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峦连绵,密集如林。

零星(líng xīng)的意思:零星指的是数量很少或分散的情况,形容事物的零散或分散。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形势(xíng shì)的意思:形势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或局势中的情况和态势。

冶春(yě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出现,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雨丝(yǔ sī)的意思:指细小如丝的雨点。

雨丝风片(yǔ sī fēng piàn)的意思:形容雨丝和风片,轻柔细小,非常细微。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师范的《扬州杂诗(其二)》描绘了扬州历经沧桑后的景象。首句“廿四桥边迹已尘”,以廿四桥的历史遗迹暗示扬州昔日繁华不再,只剩下尘封的记忆。次句“几家园馆互争新”则展示了新建的园林馆舍在争相展现新貌,与旧景形成对比。

“林峦出没难为画”形容扬州山水的自然之美难以尽绘于笔墨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美景的赞叹。而“山水零星亦可人”则表达了即使分散的山水景色也足以让人心生喜爱。接下来,“地夹江淮据形势”强调了扬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战略意义显著。

“土兼南北见精神”进一步揭示扬州文化的融合,既有南方的柔情,又有北方的雄浑。最后两句“雨丝风片娇无那,谁起王郎赋冶春”,通过雨丝风片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王郎(可能指唐代诗人杜牧)冶游扬州春天的典故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扬州春日风情的欣赏和怀旧之情。

整首诗以历史与现实交织,既感慨扬州的变迁,又赞美其独特的风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师范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十月十三日自郡归山中寄周秀实昆仲

阴灵识阳月,怪树知穷谷。

路转山迎人,峥嵘失南北。

回首人间士,总总今何役。

嗟子此行李,志尚亦云独。世事兼漳■,温凉俱所欲。

耿介自小人,大匠死绳墨。

伯仁莫妄评,阿奴不碌碌。

(0)

十二弟寄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怀之作复次韵寄子文

先生穷著书,宁比近术赦。

天故使之贫,赤手唯书籍。

或者窥残篇,律吕起韶夏。

微意有子传,光烛不邻借。

大臣荐曰才,留守劝征驾。

讲席出正涂,肯以眇跛讶。

生平畎亩心,愿被草木化。

卧龙终佐汉,扪虱聊倚华。

二君独何居,耿耿心中夜。

不悟伊吕间,安容管葛亚。

璞玉讵连城,祇堪双则价。

何事揶揄鬼,疾病寻舋鏬。

井臼每苦烦,药食则不暇。

不药得中医,默符覆器□。

哦诗便无恙,乞酒宴茅舍。

弥荷天地恩,性命永其贳。

饥鹰侍中辈,死矣一饱乍。

顾我与君侯,更愧东山谢。

(0)

寄果公

果公消息太茫然,六尺堂堂只眼前。

斗极新春年八十,烟霄故国路三千。

每惭鉴薄朝多语,待学情亡夜不眠。

此世难期再相见,试容抒思序真诠。

(0)

重蒙三十六丈大夫德充中大赋九日诗期字韵诗辄复以致谢遂及阁笔之域

平阳楼上重阳日,周览悲欢孰与期。

盛德不应无隐者,大豪宁复有屠儿。

未舒鸑鷟青天翼,难识珊瑚碧海枝。

莫拟吹花多继笔,羸兵易衄橐仍垂。

(0)

次韵任伯再领宗学长句

几重墨守岂难攻,叹息儒珍亦易穷。

轇轕八纮骚远迩,凄凉一代赋幽通。

喜君再戴长安日,顾我频惊沙朔风。

莫恨官曹太清冷,宫花时醉上林中。

(0)

韩二十七诗来云已束归鞍逐去鸿令人欣喜愧叹辄次韵和

此身重滞愧征鸿,况对庭前郢树风。

暂至京师便归去,敢期今日有黄公。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